没有存款、借贷和投资
自我牺牲,创造资本
消费不足
敢于冒险
定义: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需求
工具
资本
创新
剩余价值
需求只是刺激经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需求一生产力提升一供给增加一经济增长一消费增长
如果无法成功促成必要的创新或提高产能,则浪费储蓄供给,削弱整体经济
实际信贷受有限储备制约
整体生产力提升→创造剩余价值,社会储蓄增加→发展其他生产活动
储蓄不只是提高个人消费能力的手段,还是防止经济受到意外因素影响的缓冲器
物物交换→统一交易媒介→社会分工→产量增加提高生活水平
储蓄、创新和投资→生产效率提高→物价下降
技术创新是单向过程,除非人们失去记忆,否则生产效率必然越来越高,价格随之降低
对利润的不懈追求推动产品创新、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而提高生活水平
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刺激需求最好办法就是让物价降到更合理的水平
必须保证贷款业务赢利
必须顶起向储户支付利息
必须吸引更多储户
储蓄增加→承受风险能力强→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抑制储蓄
储蓄回落→承受风险能力弱→提升贷款利率→提升存款利率→刺激储蓄
银行实现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愿望
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
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
制定利率者本身跟利率没有任何关系,既不产生储蓄,也不会因贷款变坏账而受损失
通常决定总是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时才有效,反之浪费资源并阻碍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与个人劳动分工没什么区别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增加就业和提振经济的直接手段,而不是可能带来长期收益的投资
保护就业岗位不受海外竞争影响,忽视了限制选择范围对消费者成的潜在损失
一个共和国就这样诞生了
发行纸币,随意增发,造成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经济不景气→停止消费→需求降低→物价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开始消费
这个过程淘汰了不必要的产能,把物价调低到符合内在供求关系的水平
美国的低利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外的高储备率造成的
贸易自我调节:贸易顺差→其货国际需求增加→货币升值→产品涨价→他国贸易机会
储量稀少
人人想要
质地均匀
性质稳定
延展性好
纸币的价值完全由人主观决定
加入半官方担保→贷款利率和放贷标准急剧降低
存在“以小换大”贷款、低首付和利润免税政策
银行在担保下大量放贷
快了!棚屋市场要崩溃了!
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延长经济衰退的方法,而不是促进经济复兴的良方
高税率抑制生产,降低经济活力
税率有上限,过高停止工作甚至发生暴乱
利益受损者反对
令人难堪
把财富从以某种货币储蓄的人手中转移到以同种货币负债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