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原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指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黏膜压力性损伤
受压发生2h以上,则发生不可逆损伤
与卧位有密切关系
摩擦力
直接因素
活动障碍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
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
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体温升高
应用矫形器械
药物影响
全身缺氧
15~18轻度危险
12~14中度危险
<12高度危险
<14有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
分值越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就越高
老年人
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
肥胖者
意识不清、昏迷和服用镇静剂的患者
水肿、发热、疼痛、瘫痪、大小便失禁患者
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活动者
使用和皮肤、黏膜紧密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患者
枕部、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足趾部
耳郭、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足跟及内外踝处
面颊、耳郭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部、足趾部
坐骨结节处
多在受压、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组织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以及皮肤褶皱
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
定期翻身
保护皮肤,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避免使用肥皂、含乙醇的清洁用品
温水擦浴、按摩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健康教育
表现: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可伴疼痛,发硬。
表现:部分皮层缺失,伴随真皮层暴露。创面呈粉红色;或有完整的或开放/破损的浆液性水泡。
可见溃疡面,筋膜、肌肉
表现:可见皮下脂肪、肉芽组织和伤口边缘内卷;可有腐肉、焦痂
表现:可见溃疡面,筋膜、
表现:溃疡的创面床完全被坏死组织和/或焦痂(黄、灰、黑、灰绿、棕褐色)所覆盖
表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的深红色、栗色、紫色,或形成水疱,损伤进展迅速
彻底清洗创面,擦干创周皮肤
敷料覆盖创周皮肤1.5cm
怀疑伤口感染时,不用密闭性湿性敷料
主要措施:减压护理(不可局部按摩)
小水疱:防止破裂,用水胶体敷料,促进水疱自行吸收
大水疱: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无菌纱布挤压干净,早期保留疱皮,用透明贴或溃疡贴等水胶体敷料外敷
生理盐水清创及创周皮肤,水胶体敷料外敷
藻酸盐、泡沫敷料等外敷,促进渗液吸收,3~5d换药一次
目的:解除压迫,控制感染,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无菌生理盐水、林格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0.5%醋酸溶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含蛋白酶溶液(坏死组织伤口)
清创引流,藻酸盐、水凝胶类敷料外敷(溶解软化坏死组织),透明敷料或凡士林油纱布覆盖,每1~2d换药一次
剪除软化坏死组织,敷料外敷,每1~2d换药一次
水胶体敷料,每3~5d换一次药
渗液多:藻酸盐敷料填充,外加高吸收性敷料或纱布覆盖
渗液少:水胶体敷料,外加吸收性敷料或纱布覆盖
肉芽组织过度生长以及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泡沫敷料+弹力绷带(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封闭负压引流法
基本治疗原则:清创
早期水胶体敷料,促进表皮软化,严禁强烈和快速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