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一门学科,专门研究心理咨询的方法、原则、过程、技术等内容。
心理咨询师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的过程。
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被纳入)
促进来访者人格成长
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扰
除了心理咨询,其他广义概念的三项不包括。
麦斯麦,以”动物磁力“的心理暗示技术开创了催眠术心理治疗的先河。
1841年,布雷德尔《神经催眠术》正式把心理暗示技术定义为催眠。
1885年,弗洛伊德,自由联想
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建立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1909年,帕金森出版了《选择职业》,该书在心理咨询发展上的重要性是帮助个人如何选择职业,这是心理咨询的开始。
1931年 荣格 分析心理学
专业性、服务性、收费
心理咨询不提供专业知识与资料
不直接帮人解决现实层面的具体问题
咨询师要用自己的人格,而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技术去工作。
比较紧急情况、强烈干预
病患
广义心理咨询,有可能为狭义的。
咨询师与来访者心理层面的工作
建立特定关系:心理咨询室工作设置(收费、时间限制、地点稳定、关系单纯)
运用心理学专业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且咨询师有一定的从业资质。
如缓解情绪痛苦、自我发展等。
价值中立:不给批判,重在理解。
精神正常、心理健康状态基本正常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有了心理困扰而需要帮助的人。
严重心理问题者
临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
有精神病患者,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而是要找心理科医生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或正在恢复/已经复原的病人。
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
心咨:主要处理正常人所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心治:针对抑郁症等精神症、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
心咨:历程可能比较短;心治:比较长
意识层面
无意识层面
心理咨询:比较具体
心理治疗:往往是使人心理成长,人格发展。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受训背景不同,所获得的执业资质认证也完全不同。
如,来访者中心疗法
如,都可能面对来访者的婚姻问题
都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
注重建立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水平基本良好
对心理咨询工作有兴趣
愿意为心理咨询工作而学习成长(包括接受咨询的个人分析经历)
系统的学业理论和技术
有一定的资质
有一定的专业取向,有所擅长
经常学习交流,不断进步
除了自杀、犯罪、找督导不保密外
自愿原则
道德、价值观中立,立场客观
提供安全、自由的关系和氛围
工作设置:关系单纯、时间地点、费用等
以来访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其他问题/咨询师为中心
建立信任关系
收集来访者的材料
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评估
制定咨询目标
选择和实施咨询方案
巩固效果
追踪调查
倾听与了解——分析与理解——咨询与帮助
按照时间顺序、工作由浅入深的发展顺序,基本的咨询阶段有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澄清问题、确立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反馈、结束巩固等。面对真实情况,灵活处理。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工作关系,也叫治疗关系/治疗联盟
专业性
独特性
良好的咨访关系给来访者安全、温暖感,促使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降低来访者的心理防御,使其积极的进行自我探索,从而发展自我,改善自我,获得人格的成长。
工作设置对关系建立的帮助
咨询师的一般信息需要来访者知道
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父母/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心理咨询师身上,并且心理咨询师相应地做出反应的过程。
发生移情时,心理咨询师成了来访者某种情绪体验的代替对象。
咨询师反移情的觉察及处理
关系难以维持长期、稳定
工作难以深入,好像维持在表面。
来访者对咨询师难以打开心扉
咨询师对来访者容易忽略/不够专注。
影响因素
初始面谈是指与来访者开始咨询工作期初阶段,可能是前1-3次面谈,甚至更多的面谈,都可以属于初始面谈
初始面谈的目的
来访者自陈咨询问题:主诉,来龙去脉
来访者背景信息:生活、工作等
来访者心理成长史:从小到大
其他方面信息:病例、家族史等
基于信息了解而做出的一定的评估和诊断
根据DSM进行诊断
根据遗传家族史、病史等
根据心理测验、问卷/投射法,必要时
注意来访者问题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咨询目标是来访者通过自我探索和改变,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促使其实现的目标
这目标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工作共同的目标,需要两者共同商定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况已经充分了解了,对浅层/深层的原因都有了全面的理解。
注意:除了关注来访者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来龙去脉,也要考虑来访者的情绪、想法和个性等深层方面。
明确澄清来访者的主要问题
确定从哪一个问题入手
经过双方商定,达成共识
属于心理学范畴
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的(可量化的)
可操作的、可行性好的
可以评估的
双方接受的
多层次统一的(短期、长期、终极目标相结合)。
来访者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也不一定知道合适的咨询目标是什么,所以要商定——咨询师不能自傲
商定中咨询师应该注意保持价值中立
咨询目标不是由咨询师向来访者灌输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理。
消除痛苦(可能来访者不需要),使来访者快乐,并不是咨询目标——要引导接受、给予自由度、选择权
基于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形成不同的咨询目标。
双方达成一致
明确咨询目标
所应用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选择
咨询效果评估(认知、睡眠状况)
双方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力
咨询时间和频率安排(一周两次)
咨询费用
咨询协议,口头/书面(可以提前24小时请假,但是费用照付,下一次免费)
转介
理论取向与经验
征得来访者同意
每次咨询做记录和写反思
进一步建立关系
进一步了解来访者情况,及时评估效果
能够灵活采取咨询技术
同辈督导和资深督导
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
重新制定工作计划
必要时要转介
阶段性工作效果
针对来访者阶段问题的评估
其他方面的改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自尊自信等
评估是否可以结束工作
与来访者正式结束工作(参照来访者意见)
写咨询手记的方式和方法
每次咨询工作的咨询手记
最后结束工作的咨询手记和反思
时间:2-6个月之后
目的:了解跟进
环境安静、装饰简洁,气氛温馨——给人温暖、踏实感受
面积十几平方米就行了,过小—拘束、压抑,过大——安全感缺失
不设置在一楼,偏远点。
让来访者自己选择是否四目相对,不要双手放在膝上看着来访者。
不穿制服、恨天高。
放鲜艳的花,不能唤起求生欲;不用特别准备东西,让来访者放松。
一对一咨询(个人问题,不建议陪伴)
椅子要同款的(来访者可以做长沙发,咨询师短沙发)
不建议假的植物放在咨询室(咨询室里面的东西不要经常换)
除了咨询,其他时候不要见面
可以使来访者能够从容自由的开放自己,甚至可能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体验/自我,然后将这种重现整合到自我人格中,形成新的完整的自我。
简单寒暄:亲切感,使人放松
自然的坐姿和态度:安全,陪伴
开放式的询问,引发来访者问题
构成咨询关系,告知咨询工作方式
面部表情:自然温和
眼神目光:眼神交流
人际距离:不要太近/太远
时间控制:按照规定有始有终,稳定不变,工作过程自然流畅,给人信赖,安全感
仪表环境:个人服饰、沟通环境
语音/语调/语气:平和恰当,避免大惊小怪,表情夸张。
肢体语言:自然放松,上身直立,时而略微前倾表示专注倾听。
含义:咨询师对来访者怀有包容的态度和积极的关注
正式话题之后,咨询师神情专注,对来访者说的话不带价值的批判地用“嗯”“哦”“然后呢”“请接着说”这类的短语进行鼓励。
当来访者陈述时,咨询师用来访者多元化/略微不同于来访者的措辞“接话茬”,做简单的附和、陈述、提问,使来访者话语之下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态度、想法、情绪情感表达出来。
咨询师接纳的态度和恰当的反应,能够使来访者感到可信赖,被理解、愿意说下去,打开心扉。
含义:对来访者非批评的理解性态度
着眼点放在“人”,而不是“怎么样”的人
关注倾听、用非批评的语言
信任和保护隐私
如,咨询师说,我面对无意义感也不知道怎么办?
真诚关怀,不虚伪
恰当表达真诚
适当使用对质技巧
咨询师以恰当的措辞,适当的语气语调,在适当的时候,用真诚表达,即使是看似愤怒/不满的情绪,对于来访者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可以帮助他看清楚一些问题,明白自己的一些情况。
含义:对来访者的充分理解及准确表达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善于观察,准确把握
正确表达,及时反馈
咨询师设身处地感受来访者,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咨询师完全的理解和接纳,产生了安全感、信任感等积极情绪
促进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使咨询工作走向深处
对于那些需要被理解、被关怀、需要情感倾诉的来访者,共情本身就能带来助人效果。
第一水平不行,第二、三水平常用,第五水平慎用,不能随便给与指导。
来访者感觉咨询师不理解自己,很失望,可能不再继续倾诉,甚至不再来咨询。
来访者感觉咨询师伤害了自己的感情,
甚至对心理咨询生产了怀疑
咨询师没有充分理解和共情,就可能给出错误的引导和建议。
含义: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清楚、明确地描述其经历和体验,表达其想法、观点和情绪情感,也使咨询师了解其具体细节和事实。
如,你能说更具体一点吗?
抓住关键词句
如,让来访者列出觉得自己自卑的事例
如,患者没有真正了解神经病等疾病的真正含义
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把个别事件上升为一般结论,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发展成对某人的看法,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
如,他们都不喜欢我——需要澄清问题。
需专注和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才能发现来访者的叙述中含糊不清的地方。
有时具体化技术更能贴近来访者的感受,让来访者进一步更愿意说明和澄清
如果来访者的叙述有一个以上含糊不清的地方,咨询师可以选择关键的部分,让其具体描述细节。
不要怕给来访者留下“理解能力不强”“缺乏领悟力”的形象而不愿意去提问,而是自己去猜测和判断
不要乱给来访者贴标签,因对其有暗示、强化和批评的作用,应谨慎。
含义:关注此时此地的情况、状态,帮助来访者明白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
反复应用”现在“这一字眼
及时反应其此时此刻的情感感受
有助于避免来访者过多的陷入过去不愉快的回忆中,正视现实,正是眼前出现的问题,进而寻求自我调节的途径。
含义:指出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和歪曲,及逃避的那部分
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
应该应用试探性语言
用渐进的方法
如,男生觉得他很帅,但是实际上却不是
如,女生认为她是爱男朋友的,但是经常吵架,说分手
女生很苦恼两位男生都喜欢她,但是咨询师看到她在讲的过程中,微笑了。
仅用自己的角度看待来访者问题
没有抓住来访者的核心问题所在
不尊重、接待来访者
咨询中的深入会谈技术
咨询中消除阻力的技术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17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