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7月22日~24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高温酷热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晒伏姜,烧伏香
防暑降温,还要着重祛湿
太阳运行至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
则热气犹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
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正逢雨热同季,
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
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全国各地温差不大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大暑期间也是台风高发期。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破坏
力不言而喻,是夏天气候的主角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早稻进入收获期,棉
花进入花铃期,大豆正值开花结荚
适时收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为双晚稻争取足
够的生长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玉米人工
来授粉,棒穗上下子粒齐。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顶尖分次来打掉,
最迟不宜过月底。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高温预防
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矾水
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
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
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
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各地灾害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
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
固的疾病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农历六月十五日为全年的一半,正值大暑节气,叫“半年节”
一家人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会聚在一起吃“半年圆”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
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夏季入睡时间应以晚些为宜,此时一天的暑热时期已过,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
睡。起床时间可以适当早些,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
1、室内降温通风时,应先开空调后关窗户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
3、“桑拿天”时开启除湿功能,不用调低空调温度,也能舒适凉爽
4、空调开3小时,记得开窗通风
5、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
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
大暑时节,运动时间在早上或傍晚为宜,运动地点建议阴凉地方
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避免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运动过后适当饮用温开水
大暑天,宜穿着舒适、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
戒躁戒怒、遇事学会冷处理,避免出现“情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