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技术
(1)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法兰的螺栓通孔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记录及焊工的识别标记,应保存 3 年。
(3)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应记入容器的质量证明书。
(4)除另有规定,容器对接焊接接头需进行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检测长度不得小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 10%。局部无损检测应优先选择 T 形接头部位。
(5)容器制造完成后,应按图样要求进行盛(充)水试验、液压试验、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或煤油渗漏试验等。
(7)试验时应采用两块经检定合格的,且量程相同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 倍左右,试验用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宜采用 1.0 级。
(8)在图样允许的情况下或经监理单位同意,可以用煤油渗漏试验代替盛水试验。
3.验收要求
(1)容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三部分:
1)产品合格证。
2)容器说明书。
3)质量证明书。
(一)分类
1.按特种设备目录分类
压力容器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和氧舱。
2.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压力容器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贮运容器。
(二)安装技术
1.安装许可
(1)压力容器安装应严格按照本书“2H331030 特种设备的相关规定”执行,未获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不得从事压力容器安装。
(2)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 中规定,安装前,应办理《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单》,也称为“施工告知”。
2.塔式容器(简称塔器)
(1)塔式容器的结构形式
塔式容器为长细圆筒形结构的直立式工艺设备,由筒体、封头(或称头盖)和支座组成,是专门为某种生产工艺要求而设计、制造的非标准设备。塔适用于蒸馏、抽提、吸收、精制等分离过程,器适用于各类反应过程。
(2)塔式容器的到货状态
到货状态分为整体到货、分段到货、分片到货。
(3)开箱检验
塔式容器设备安装前,应按照装箱单核对检查设备或半成品、零部件的数量和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方可验收。
(4)基础验收
复测基础并对表面进行处理,应符合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5%,有沉降观测要求的,应设有沉降观测点。确认安装基准线,有明显标识。
3.钢制球形储罐(简称球罐)
(1)散装法
适用于各种规格形式的球罐组装,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方法。其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支柱上、下段组装→赤道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下寒带安装→上温带安装→ 上寒带安装→上、下极安装→调整及组装质量总体检查。
(2)分带法
宜用于公称容积不大于 2000m³ 的球罐组装。
(3)球罐的焊接顺序
1) 焊接程序原则:先焊纵缝,后焊环缝;先焊短缝,后焊长缝;先焊坡口深度大的一侧,后焊坡口深度小的一侧。
2) 焊条电弧焊时,焊工应对称分布、同步焊接,在同等时间内超前或滞后的长度不宜大于500mm。焊条电弧焊的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法。多层多道焊时,每层焊道引弧点宜依次错开 25〜50mm。
4)球罐焊后热处理
球形罐根据设计图样要求、盛装介质、厚度、使用材料等确定是否进行焊后整体热处理。球形罐焊后热处理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
(一)制作与安装技术
1.储罐壁板
(1)正装法是先将罐底在基础上铺焊好后,将罐壁的第一圈板在罐底上组对焊接,再与底板施焊,然后用机械将第二圈壁板与第一圈壁板逐块组装,焊接第二圈壁板纵向焊缝,焊接第二圈壁板与第一圈壁板的环向焊缝;按此顺序依次向上,直至最后一圈壁板组焊完毕。大型浮顶罐一般采用正装法施工,壁板和底板的焊接可采用自动焊。
(2)倒装法的施工程序和正装法相反,倒装法的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罐底板铺设→在铺好的罐底板上安装最上圈壁板→制作并安装罐顶→整体提升→安装下一圈壁板→整体提升→......直至最下一圈壁板,依次从上到下地进行安装。
倒装法安装基本是在地面上进行作业,避免了高空作业,保证了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工效,目前在储罐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倒装法的提升工具主要有电动葫芦或液压提升系统等。
(3)水浮法是利用水的浮力和浮船罐顶的构造特点来达到储罐组装的一种方法,是正装法的一种。由于其施工周期长、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已逐步被其他安装工艺取代。
(一)分类
1.低压湿式气柜
湿式气柜是设置水槽、用水密封的气柜,包括直升式气柜(导轨为带外导架的直导轨)和螺旋式气柜(导轨为螺旋形)。可按照活动塔节分为单节气柜和多节气柜。
2.干式气柜(干式柜)
干式柜,密封形式为非水密封,具有活塞密封结构的储气设备,其储气压力是由活塞钢构、密封装置、导轮和活塞配重等的自重产生的。
目前,国内主要有多边稀油密封气柜、圆筒形稀油密封气柜和橡胶膜密封气柜几类。
1.试验目的及方法、
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应制作产品焊接试件,制取试样,进行拉力、弯曲和规定的冲击试验。
(口诀:拉完冲)
2.试件制备
(1)产品焊接试件的材料、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应在其所代表的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范围内。
(2)产品焊接试件由参与本台压力容器产品的焊工焊接,焊接后打上焊工和检验员代号钢印。
(3)圆筒形压力容器的产品焊接试件,应当在筒节纵向焊缝的延长部分,采用与施焊压力容器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同时焊接。
(4)现场组焊的每台球形储罐应制作立焊、横焊、平焊加仰焊位置的产品焊接试件各一块。
(5)球罐的产品焊接试件应由施焊该球形储罐的焊工在与球形储罐焊接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情况下焊接。
3.试件检验
产品焊接试件经外观检查和射线(或超声)检测,如不合格,允许返修,如不返修,可避开缺陷部位截取试样。
1.基本要求
(1)储罐建造完毕,应进行充水试验。并应检查:罐底严密性,
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等。
(2)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
2.充水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3.试验介质及充水
(1)一般情况下,充水试验采用洁净水;特殊情况下,如采用其他液体充水试验,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2)对不锈钢罐,试验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试验水温均不低于 5℃。
(3)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如基础发生设计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1.球罐
(1)球罐焊后几何尺寸检查内容包括:壳板焊后的棱角检查,两极间内直径及赤道截面的最大内直径检查,支柱垂直度检查。
(2)零部件安装后的检查,包括人孔、接管的位置、外伸长度、法兰面与管中心轴线垂直度检查。
2.储罐
(1)储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内容包括:罐壁高度偏差,罐壁垂直度偏差,罐壁焊缝棱角度和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偏差。
(2)罐底、罐顶焊接后检查内容包括:罐底焊后局部凹凸变形,浮顶局部凹凸变形,固定顶的成型及局部凹凸变形。(凹凸变形)
一、钢结构制作
(一)钢构件制作程序和要求
2.金属结构制作工艺要求
(1)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为 700〜800℃最高温度严禁超过900℃,最低温度不得低于 600℃。
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二、工业钢结构安装工艺技术
(一)金属结构安装一般程序
1.工业钢结构安装程序
钢结构一般安装程序为:构件检查→基础复查→钢柱安装→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层板、屋面板)安装→围护结构安装。
(二)钢结构紧固连接要求
1.一般规定
(2)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20 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按承压型连接或张拉型连接进行强度设计时,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试验。
2.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要求
(1)采用手工砂轮打磨时,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且打磨范围不应小于螺栓孔径的4 倍。
(2)经表面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要求:
2)经处理后的摩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摩擦面上做标记;
3)摩擦面采用生锈处理方法时,安装前应以细钢丝刷垂直于构件受力方向除去摩擦面上的浮锈。
(3)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组成;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
(三)钢构件组装和钢结构安装要求
1. 焊接 H 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 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600mm;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长度不应小于 600mm。
2.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安装就位后不应下挠。
3. 多节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避免造成过大的积累误差。
4. 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 1.1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