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
代表作家作品: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
抒情诗:萨福(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品达《胜利送》
寓言:《伊索寓言》浓郁的民间色彩
散文: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文艺理论:柏拉图《理想国》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灵感说”;亚里士多德《诗学》文艺是真实的。
新喜剧:米南德《萨姆斯女子》《恨世者》
田园诗(牧歌)忒奥克里托斯,对后世田园诗产生影响
1.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3.种类繁多(神话、寓言、史诗、散文、悲喜剧等)
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泰伦斯《婆母》《两兄弟》
散文:西塞罗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第一部文人史诗
赫拉斯《诗艺》:文学论文,提出“寓教于乐”
奥维德《变形记》: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的汇编
文学成就:悲剧、讽刺文学、小说,罗马文学衰落
塞纳加悲剧;阿普列尤斯《金驴记》(又叫《变形记》)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代表作《牧歌》《农事诗》《埃涅阿斯纪》
世界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文学特征:乐观勇武,严肃哀婉的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颂扬罗马帝国的神圣
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新约全书》;《使徒行传》共1卷,“基督教史诗”之称
神的故事:神的产生、活动、创造、谱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
古希腊人民生产劳动传说: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奥林波斯神系。
12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冥王哈台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和爱神阿佛洛狄特
1.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
2.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3.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希腊vs特洛伊)
核心:阿喀琉斯的愤怒(希腊主将)
主要人物: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好友帕洛特克罗斯;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
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
核心:奥德修斯的流浪和复仇
人物:奥德修斯、妻子泊涅罗帕
1.塑造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阿喀琉斯(性格多元),赫克托斯(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斯,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英勇顽强)。
2.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如突出阿喀琉斯的愤怒,10年历险缩短到40天
3.语言自然流畅,比喻生动形象——“荷马式的比喻”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
古希腊喜剧来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
1.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
2.内容丰富,主体严肃,虽带有浓厚的命运观,但反映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3.在艺术形式方面,由话语和唱段组成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围绕“杀父娶母”预言和寻找凶手两条线索展开情节
表现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任务是“十全十美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多为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
有更强的现实性和政治倾向
主题严肃
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反战喜剧;《鸟》:神话幻想
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又称僧侣文学,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目的:宣传基督教义、禁欲主义、来世主义
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美化骑士;肯定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反教会、法国成就最高
艺术特征:情节集中、人物性格鲜明、重叠对比手法
《罗兰之歌》中世纪法国最著名,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
《熙德之歌》西班牙反抗战胜阿拉伯侵略者史诗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了解】
1.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审美情趣
2.11世纪随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
3.主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抒情诗,市民喜剧,代表作《列那狐传奇》寓言讽刺叙事诗
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开创性
1.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2.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
3.诗集《新生》写给贝雅特丽齐,《飨宴》《神曲》
《地狱》《炼狱》《天堂》,每部33歌+序曲100歌;描写但丁梦游的历程
狮子象征傲慢、豹子象征淫欲、狼象征贪婪
“矛盾性”。框架结构和思想观念都带有宗教性;
“人学内涵”维吉尔象征知识,贝雅特丽齐象征爱,对知识和爱的推崇,对人本质的的探索,对人本身的肯定。上帝代表人间的爱与正义。
构思严谨,结构完整
象征手法
虚构与写实结合
人物形象丰富
俗语写作(意大利语)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想武器:人文主义)人的肉欲
14-16世纪欧洲,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反封建,反宗教,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特征:1.宣扬人性;2.提倡科学;3.个性解放;4.政治上主张统一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代表“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歌集》
1.采用框架结构,主题思想:反对禁欲主义
2.崇尚爱情,宣扬个性解放,抨击封建社会
3.反教会
4.肯定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态度
①“七星诗社”法国的7位诗人团体,旨归: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族语统一
②强调学习古希腊,表现出脱离普通大众的贵族倾向
③代表: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沙龙
1.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为代表的巨人,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思想
2.象征人的伟大,反对宗教神学
3.追求肉体感官幸福,看重今生的崭新人生观
4.人文主义教育使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知识渊博,充满智慧
洛佩.维加“西班牙戏剧之父”《羊泉村》
1.本意讽刺骑士制度
2.通过3次冒险描绘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广阔生活
3.突显现实罪恶,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形象,喜剧与悲剧双重因素
人文主义的传播者,反对封建贵族门第观念,热爱自由,主张平等
侍从形象,与主角对立互补,讲求实际,机智乐观善良,但目光短浅
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
创作手法:讽刺,对比,夸张
用骑士小说模式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吸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
典型的人物形象
无名氏“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文艺复新时期人文主义文学持续时间最长,取得成就最高的国家
最早: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大学才子”剧作家,代表李利、罗伯特格林、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的泰斗。马克思“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亨利四世》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
特征:基调沉郁、激愤,悲喜交织,突出悲剧色彩
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人文主义者
理想破灭“延宕的王子”
提现了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力量的悬殊
象征表述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
人文主义理想无法实现
新旧社会思想交锋—善与恶冲突
信仰危机导致人们质疑人性本质
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及对未来的关注
结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性
人物塑造:内心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采用对比手法
语言:无韵诗,散文,有韵诗,抒情歌谣融为一体
《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法国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反封建反宗教
约翰.弥尔顿诗剧《失乐园》《复乐园》主人公耶稣;《力士参孙》以圣经为题材;约翰.班扬讽喻小说《天路历程》
代表:意大利“马里诺试派”马里诺《阿都尼斯》;西班牙“贡哥拉诗派”卡尔隆德《人生如梦》
三一律:古典戏剧创作规则;剧本一个情节线索,发生在同一地点,不超过一整天。
高乃依《熙德》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拉辛《安德洛玛克》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第二代表,走向成熟
拉封丹《寓言诗》寓言诗人
布瓦洛《诗的艺术》法国古典主义理论集大成者“古典主义的立法者”
强调理性
17世纪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君主专制的政治产物。
拥护王权,推崇理性,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代表作家,其作品体现了对教会和贵族的批判《可笑的女才子》
《吝啬鬼》阿巴贡是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主题思想: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的伪善面目,掌握人们内心的渴望进行欺骗
艺术成就:性格单一(遵从“三一律”)、悲剧意味、喜剧效果
答丢夫形象:伪善的化身,贪食、贪财、贪色,巨大的危害性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反宗教,反封建”
18世纪欧洲影响深远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解放运动;实质:运用理性或理智去分析经验世界;启蒙文学:18世纪欧洲最令人瞩目的成就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理查逊《帕美勒.或美德有报》书信体;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斯特恩“感伤主义”《感伤的旅行》《项狄传》【简答】
“感伤主义”得名于《感伤的旅行》
强调情感,描写人物的不幸与痛苦
为浪漫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
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人物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领袖《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卢梭《亲爱的洛伊思》书信体,《爱弥儿》教育小说,《忏悔录》自传体小说,法国启蒙文学成就最高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家创立的一种小说类型,继承了拉伯雷夸张幽默的写作传统
代表作家:伏尔泰《老实人》,狄德罗等
民族文学:席勒戏剧《阴谋与爱情》反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冲突,第一步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
主张个性解放,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歌德和席勒为代表人物
德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作家,思想家;《浮士德》“世俗的圣经”,德国的古典时期称为“歌德时代”
“狂飙突进运动”最大成功,书信体;德国第一部有世界意义的小说
主人公:维特,绿蒂;追求和烦恼
内容:2个赌塞(天主与靡菲斯托、靡菲斯托与浮士德),5种追求(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
浮士德与靡菲斯托的辩证关系:1.歌德对浮士德的描写是以浮士德和靡菲斯托的辩证关系为基础的;2.浮士德不断追求真、善、美,体现了肯定的精神,靡菲斯托体现了否定的精神;3.靡菲斯托的恶在客观上引导着浮士德找到人生的真谛,从而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
浮士德形象:两重性,既受到本能欲望的驱使,又摆脱诱惑超越自我,人类自身复杂性的提现;积极精神的代表,探索者形象“浮士德精神”,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提现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主观抒情性
强调主观情感;推崇想象力;赞美大自然;提出“回到中世纪”口号;
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策源地;“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的前奏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批判,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
代表:湖畔派,作家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厌恶城市文明,赞美湖区风光的诗)
华兹华斯成就最高;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书《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撒旦派”拜伦《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雪莱《西风颂》《致云雀》恩格斯称其为“天才的预言家”;济慈《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瓦尔特.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艾凡赫》主人公:罗宾汉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旗手;缪塞:法国的莎士比亚《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乔治.桑浪漫主义女作家
夏多布里昂《勒内》勒内是第一个忧郁的世纪病形象;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俄国军营的歌手》茹科夫斯基,俄国文学史第一位抒情诗人;莱蒙托夫《童僧》《恶魔》《诗人之死》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匈牙利
《见闻札记》欧文美国文学之父;《最后的莫西干人》库伯“美国司各特”,开拓了历史题材;霍桑《红字》;惠特曼《草叶集》民主诗人
《草叶集》:美国浪漫文学的高峰,民主的象征,主题:自我、民主、自由。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东方叙事诗》《曼佛雷德》《恰德尔.哈洛尔游记》塑造了一系列“反叛者”形象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
人物形象:1.善良勇敢,热爱自由的西班牙贵族青年形象;2.勇于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解放;3.任性放纵,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4.在磨炼中不断成长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艺术特色:辛辣的讽刺,浪漫传奇色彩,浓烈的抒情性,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语言简约
《海上劳工》《九三年》《悲惨世界》现实主义文学,中心人物“冉阿让”,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资本主义的法律进行批判,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人物形象:1.艾斯梅哈尔达:下层妇女形象和美的化身;2.克罗德:天主教恶的代表;3.加西莫多:外貌丑陋,内心善良
艺术特色:1.美丑对照;2.史诗性质;3.曲折离奇的情节;4.精彩的心里描写;5.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的庄重神奇
艺术上打破“三一律”的限制;引起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战争,成功上演
《上尉的女儿》,“南方诗篇”《茨冈》《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
《叶普盖尼.奥涅金》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主角奥涅金、达吉雅娜;《驿站长》“第一个小人物”形象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现实主义文学(人道主义思想)
梅里美《卡门》《高龙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小仲马《茶花女》
狄更斯《双城记》;萨克雷《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
赫尔岑《谁之罪》;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前夜》;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第二个多余人;亚.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新人形象
新人:19世纪中叶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意志坚定,明确理想,有实干与牺牲精神,“《前夜》英沙罗夫”
(德)维尔特《我愿做一名警察总监》;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废奴文学
强调生活,注重细节真实;重视人与环境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文学是分析研究社会的手段,认识价值高
《红与黑》现实主义奠基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抨击古典主义论著,现实主义宣言
书名:“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复辟时期的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
思想内容:政治小说,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展现了法国贵族,资产阶级,教会及平民的生活面貌。
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典型
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这样的变化
“性格分裂”的人物;体现出在当时的社会靠个人奋斗又不肯出卖良心是不能成功的,悲剧色彩。
西欧现实主义最高成就《人间喜剧》里包含《高老头》;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1.思想内容成:反映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争夺金钱而展开的惨剧。
阿斯蒂涅“人生三课”
高老头的父爱反映了资产阶级家庭单纯的金钱关系
鲍赛昂夫人:被抛弃的贵妇,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
伏脱冷:逃犯,实际是政客和野心家
3.艺术成就:①人物性格塑造与人物活动舞台描写结合,反映社会风俗 ;②人物性格鲜明,通过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鲍赛昂夫人四条线索穿插,拉斯蒂涅有穿针引线的作用;③第一次运用人物再现手法,有特殊意义。
反映英国人情世态,社会风貌,19世纪英国文学最高成就。
第一时期《匹克威克外传》成名作;《奥里佛.退斯特》
第二时期: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一定的自传性;《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
第三时期《双城记》《远大前程》
《双城记》人性是人道主义出发点,思想:提倡弘扬宽恕、博爱,进行社会批判
梅尼特医生:有人道主义思想,仁爱,宽恕的化身
卡尔登:大爱无私,利他主义发挥极致
得伐石太太:(暴力)革命群众的代表
厄弗里蒙德侯爵:反动贵族的典型
批判黑暗社会
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
反对革命暴力
宣扬人道主义
结构严谨;“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悬念盒象征”;细节象征
《狄康卡近乡夜话》《钦差大臣》讽刺官场;善于发掘生活中可笑又可悲的因素,加以夸张、讽刺“含泪的笑”
《死魂灵》自然派的奠基石“俄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作品”揭露农奴制社会的讽刺画
乞乞科夫:(穿针引线,既有地主阶级的寄生性和反动性,还有新兴资产者的唯利是图,从贵族地主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泼留希金(吝啬鬼)
批判讽刺新兴资产阶级的掠夺性和金钱崇拜;反映农奴制度的落后和腐朽
艺术特征:以人物性格刻画见长;抓住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特征;抒情色彩;由情节小说发展为性格小说,标志着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成熟。
发展“小人物”主题《穷人》,《死屋手记》,后《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创作的总结,包括了开拓过的所有主题,“两重性”“偶合家庭,写出一个社会的缩影”“救赎观念”
拉斯柯尔尼科夫:双重人格,心地善良,病态孤僻;创造了2种理论人分两类“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极端的个人主义
思想内容:实现自己的“超人哲学和权利真理”;一个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超越了一般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社会不公
复调小说:巴赫金提出的小说结构样式,声音平等自由的对话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多元文学发展(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羊脂球》;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普法战争,爱国情怀
“多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别里科夫“套中人形象”戏剧《樱桃园》;列夫托尔斯泰将现实推向高峰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出人意料“欧.亨利法”
19世纪60年代龚古尔兄弟首创,诞生于法国,代表:左拉《萌芽》;写真实,客观性,科学性;进入非理性区域
现实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世界是虚幻的,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内心的真实”,注重联想和暗示,神秘性,音乐性,通感手法
马拉美《牧神的午后》象征泰斗;魏尔伦《无言罗曼斯》;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开启象征主义先河,浪漫转为象征
发源于法国,兴盛于英国“为艺术而艺术”戈蒂耶提出;代表: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早期无产阶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发生于英国西南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苔丝: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有旧道德和宿命观点;有美好的心灵,在资产阶级道德面前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
悲剧根源:社会原因、命运莫测
艺术特色:塑造了具有多重蕴意的人物形象“一个灵魂就是一个世界”;大量的自然景色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命运紧密相连;增加心理描写,增加文学现代化的色彩。
《童年》《少年》《青年》自传体;《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①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卡列宁、沃伦斯基、列文);②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和人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
安娜悲剧根源: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独特的个性(敢于追求幸福);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艺术成就:出色的心里描写“心灵辩证法”;双线平行发展
列夫托尔斯泰主义: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博爱”思想,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宣扬“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思想内容: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揭露法庭草菅人命,法律的反人民本质;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聂赫留朵夫:忏悔贵族典型;堕落的自私自利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和专制造成(立场转变);精神复活
玛丝洛娃:被迫害下层妇女典型;对贵族控诉和抗议;认识到人的善,精神上的复活
艺术特色:单线情节线索;人物对比;心里刻画细致;外貌生活环境描写
欧洲现代戏剧创始人“现代戏剧之父”揭露社会弊端“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群鬼》
思想意义: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问题;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男性自私虚伪问题;女性如何争取平等权利
娜拉:单纯,性格坚定,意志坚强,吃苦耐劳;善良,诚恳;为爱人舍弃一切
海尔茂:男权社会的典型;虚伪自私
艺术特色:题材为日常生活;运用“追溯法”;引进“讨论”;善用伏笔
《卡列瓦拉县的跳蛙》《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思想:追求自由;反对种族歧视;反应美国社会现实
哈克形象:美国“文明社会”的叛逆者
艺术成就:出色的儿童心理描写;大量方言口语
蒲宁“俄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我们的进行曲》《歌名颂》《开会迷》《列宁》;法捷耶夫《毁灭》“战争时期英雄史诗”、《青年近卫军》
1953苏联政局变化,以爱伦堡《解冻》命名,干预生活,写阴暗面,关注人物命运和社会问题
苏联中期,真实描写战地生活作家;邦达列夫《营请求火力支援》、巴克拉诺夫《一寸土》;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对战争过程进行全景性描写;邦达列夫《热的雪》;反映战争的全貌;西蒙诺夫《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战争三部曲”
先声“新小说”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长河小说《蒂博一家》马丁.杜.加尔;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史诗的壮阔性、历史的深刻性、反映现实生活的宏观性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福斯特《印度之行》;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亨利希.曼《垃圾教授》、帝国三部曲《臣仆》《穷人》《首脑》;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浮士德博士》;茨威格《一个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布莱希特(叙事剧)教育剧,寓意剧,历史剧
刘易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大地上的房子》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母亲》《马卡尔.楚德拉》《海燕》、自传体《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思想主题:反映19末20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巴威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中逐步成长;第二部母亲尼诺夫娜的精神觉醒;工人运动的历史进程,人民群众的觉醒
尼诺夫娜在同志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
巴威尔:缺乏阶级意识的工人成长为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新人
首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胎记》《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悲剧史诗”
思想主题:哥萨克社会历史的镜子,表现哥萨克的历史命运;以葛利高里代表的哥萨克走向新生活的艰难曲折历史道路和充满迷茫的悲剧命运
形象:哥萨克劳动者(摇摆不定,探索追求的典型)勤劳善良淳朴,也具有哥萨克世代相传的偏见有悲剧色彩
悲剧意义:典型的哥萨克青年—历史因袭;勤于探索的青年人—迷茫苦闷,一生在追寻真理和正义
艺术成就:史诗性质;人物塑造成功;复杂的心里变化;把人物置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背景中描写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剧本《罗伯斯庇尔》
思想内容:1.平民音乐家克里斯朵夫一生反抗、失败、妥协的经历,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艺术依附金钱权势而虚伪;2.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反抗不了现实,但依然为争取人类光明前途奋斗
克里斯朵夫形象:鲜明个人主义色彩的英雄(独行的英雄);作者期望各民族放下成见
艺术成就:相当规范的音乐结构;丰富的内心感受描写
“迷惘的一代”宣言书《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西班牙内战《丧钟为谁而鸣》;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1952
“迷惘的一代”一战后美国出现的作家群;迷惘:消极沉闷,生活空虚,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战后精神危机
“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笔下系列男性主人公;勇敢正直,不惧苦难与死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老人与海》圣地亚哥
象征意义:圣地亚哥-人类精神的体现;马林鱼-人生理想;大海-社会生活;鲨鱼-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狮子-勇气和力量
艺术风格:冰山原则(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
以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为主题;
具有非理性色彩;善于使用意识流、象征、荒诞等;表现形式不合逻辑;“审丑”揭露丑恶,追求美好
一战后出现,象征性(理智的象征);采用象征、暗示、隐喻、联想手法神秘色彩;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代表诗人艾略特、叶芝、庞德
英语世界伟大诗人叶芝《驶向拜占庭》;保尔瓦莱里《海滨墓园》;莱尔里尔克《豹》;庞德《地铁车站》美国意象派代表,象征主义的变种
一战前后,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借鉴各种表现手法;斯特林堡《鬼魂变奏曲》、奥尼尔《毛猿》,卡夫卡
脱胎与“达达主义”安德烈布勒东《娜佳》;意识,本能,幻觉,梦境为创作源泉“自动写作法”进行语言革命
主张表现人物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尤利西斯》乔伊斯,《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福克纳,《墙上的斑点》沃尔夫《海浪》意识流小说
宣扬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世界荒诞,人生痛苦);萨特,波伏娃,加缪《局外人》
表现世界不可理喻,人生荒诞不经;情节不合逻辑,人物性格破碎,语言枯燥乏味,戏剧动作机械重复;尤金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贝克特《犀牛》《椅子》
罗伯格里耶《橡皮》以物代人,反传统小说
兴起于美国;使用喜剧表现悲剧内容;没有悲剧感,使人哭笑不得;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产生于拉丁美洲;魔幻般的知觉感受表现生活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
思想内容:基本主题“荒原与拯救”;1~4章描写荒原景象,揭示现代人浑浑噩噩的生活;第5章转向宗教拯救,以皈依宗教拯救西方社会
艺术特色:运用象征手法;独特的意象营造;大量用典;意识流手法运用;采用悖论的修辞手法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现代主义小说鼻祖,现代文学之父《美国》《审判》《城堡》《变形记》
《城堡》:从人与城堡关系的角度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现状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作出揭示
外在的物的世界和异己的环境对人的挤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
格里高尔失去自由的天性,思考的自由,早已变成“非人”
艺术特色:现实与虚幻的有机结合,细节真实与荒诞有机结合;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使用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创作塑造编织故事
《墙》《卧室》《恶心》;《存在与虚无》;《禁闭》;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思想内容:境遇剧代表,自由和以行动改变现状的重要性;“他人即是地狱”延续“墙”与“自由选择”的主题
境遇剧:设置一个封闭的环境,总是直接进入戏剧冲突(在两个层面展开),少作铺垫
艺术特色:构思奇特;渲染地狱境遇的极端特点;戏剧的象征性
荒诞派戏剧代表《等待戈多》“反戏剧”;《莫洛伊》《马龙之死》《不可命名的》“反小说”
象征意义:两个流浪汉的徒劳象征人类生存状况;渴望改变现状但难以实现的无奈;戈多的象征是开发的,多重的
思想意义:反传统,反理性剧作;非理性世界;揭示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
艺术特色:很强的喜剧潜能;透漏人类生存处境信息的痛苦;对白莫名其妙表示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最杰出代表《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组长的没落》《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枯枝败叶》
思想内容:表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经历的抗争,也是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愚昧落后的真实写照
艺术特色:魔幻现实主义;象征和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