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依据: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实践基础: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
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2003年非典疫情提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践中充实丰富,在2007十七大走向成熟,2012写入党章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
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
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21世纪头20年重大战略机遇期,十六大以来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
战胜重大挑战,奋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准备判断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战,奋发有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全面性、整体性
协调:协调性、均衡性
可持续:持久性、连续性
坚持全面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体。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坚持可持续发展:1.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发展
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和阶层各群体利益要求:
中央与地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和整体,共同和特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关系
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加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的推动科学发展
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