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
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
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
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
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
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
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
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
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
化形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
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
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
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
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
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
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
繁。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
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近代以来,对待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
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
西化论。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
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
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
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
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
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
走向复兴之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送来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
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
明了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
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
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
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
它的需求。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
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
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
时代精神的展现。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
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
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
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
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