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10月7日~9日
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晨晚略感寒意
气温下降,少雨干燥,晨露更凉
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浅水勤灌
赏菊、登高
太阳运行至黄经195°
润肺生津、健脾益胃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
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
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
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
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
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秋季是一个热与寒交替的季节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
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
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中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
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是寒露节气前后出现在中国南方的一种气象
主要由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逐渐减弱南退的暖湿气流
相遇,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
低温、阴雨、少日照
由较强冷空气南下引起,吹偏北风,空气干燥,天气晴
朗,有明显的降温
低温、干燥、大风、昼夜温差大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
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后,如有强冷空气南下,南方容易出现气温低、风力大的寒露风天气。这种天气会给双季晚稻带来很大的危害
寒露时节,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
华南地区会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
特点: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
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
抢晴天收获和播种
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指因冷空气入侵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双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受阻,导致空壳率
增加、产量下降的低温冷害天气
寒露节气前后,晚稻正值抽穗扬花期,在这期间出现的寒露风,会影响晚稻开花、授粉,容易
导致其受粉不良,引起空瘪率增高,结实率降低而减产
“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
香山是中国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
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
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
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
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时到寒露天,捕咸鱼,采藕芡。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
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
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
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
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
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
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
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