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6世纪是西欧民主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时期
原因,经济上,商陆阻断,对黄金追求,传播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条件,航海技术,海上武器与战术进步,,商业进步,专制政府支持
发生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原因,地理位置优越,航海技术,宗教热情强烈
发现过程,1487年,迪亚斯到达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发现到达印度的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493年5月4日,教皇子午线的划分,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等于3英里)
原因,强大海军,利用印度内部弱点
西班牙控制美洲黄金白银
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陆贸易中心的转移
影响,价格革命,
资本势力的增长
特点,就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人物,作品,16世纪进入全盛时期(罗马)
伊拉斯谟,乔叟,莎士比亚,拉伯雷,塞万提斯,博丹、莫尔,
突破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天文学;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解剖学:维萨里,塞维塔斯,哈维;吉尔伯特,雷文胡克,科学思想家:布鲁诺,培根(归纳法),笛卡尔(观察和思考)
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人的觉醒
影响,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摧毁经院哲学,为以后的思想扫清障碍,留下宝贵杰作
缺点,对教会势力进行和解,把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
16世纪在德国的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根本原因,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
13世纪,教皇权势发展到顶峰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直接原因
德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它的分散性,经济的分散性影响政治的发展,德国从中古以来形成的分裂割据局面依然存在
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
因信称义,依靠《圣经》,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的论著传到巴黎,天主教世纪围绕它的宗教思想沸腾起来,
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中等阶级)的全面支持,得到世俗君主(大诸侯)希望获得教会财产,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神圣罗马帝国力不从心,路德个人主观条件
没有认识到教会与国家分离的重要性,在经济上反对高利贷收取利息,认为君主的权威是神授的,反对叛乱,强调人民服从政府的必要性
团结在宗教改革运动左翼领袖闵采尔的周围,他对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憎恨,主张在尘世人人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德国在1524-1525年爆发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
瑞士出现两位领袖,慈温利,加尔文。16世纪30年代中期,瑞士宗教改革中心转到日内瓦,领袖是加尔文。
《圣经》权威,因信称义,提出预订论(或称为先定论)的神学学说,这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治、宗教的最高人物,政治大权与教会大权集于一身。日内瓦成为一个神权共和国,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把社会本身改造为宗教团体的典型
加尔文教的教义在西欧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派,都是加尔文派的教徒
路德教义传到英国,在英国对天主教会构成威胁的是王权,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在1534年,国王置于教会之上,废除修道院制度,英国受路德教影响很大,1539年,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回潮,玛丽恢复了与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镇压新教徒。后伊丽莎白恢复新教
1534年成立的耶稣会起了重大作用,西班牙人伊格纳修·罗耀拉,主旨是重zhen
16世纪,法国孕育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幼芽,出现手工工场
法国原始积累的特点是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早期发展
15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奠定法国统一基础
1485-1603年英国都锋铎王朝统治时期,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从15世纪末以来英国农村发生圈地运动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
血腥立法体现封建专制王权的阶级本质
为加强王权,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亨利八世开始教会改革,1533年与罗马教皇决裂,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国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最高首脑,改革后的教会称英国国教
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与反对西班牙的斗争,16世纪西班牙垄断美洲殖民地贸易,掌握欧美之间的制海权,这引起英国不满。西班牙是狂热的天主教国家,对英国脱离罗马教皇不满,1588年爆发英西大海战,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
15世纪俄国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取得独立,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瓦西里三世在1514年最后完成了领土统一,国家也初步实现中央集权化,农奴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16世纪初仍然不稳定,伊凡四世 特辖领地制,
16世纪,俄国扩张政策,扩大领土,夺取出海口,波罗的海
1613年2月召集缙绅会议,大贵族哈伊尔·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俄国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1613-1917)
西班牙于15世纪末实行统一后,逐渐强大起来,1492年收复阿拉伯人在西班牙最后一个据点,结束了长达7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继承西班牙王位,称查理一世,后又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当选,称查理五世),西班牙成为16世纪欧洲的强国之一
16世纪,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农业落后,农村受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
王权的加强,查理一世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1521-1544年,争夺意大利半岛的统治权的斗争
西班牙属地尼德兰从1566年爆发了革命,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
16世纪,尼德兰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出现手工工场,引起阶级变化,中世纪的市民阶级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受加尔文教的影响大
1581年7月26日,奥兰治亲王在海牙召集联合省代表大会,成立联省共和国,简称荷兰共和国。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在1648年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荷兰联省共和国正式得到国际承认
宦官专政和内阁纷争,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极重的皇权,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1、自然经济占据主导
2、封建的生产关系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
3、重农抑商政策阻碍
对海外贸易不重视,私人海外贸易易引起勾结倭寇侵扰,危害统治
16世纪为患的寇,主体是违反海禁与倭寇勾结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