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表示某一事件是另一事件条件的命题。其中“假”是指假设,“言”就是命题。
A→B:A发生,B就一定发生(若A没发生,未必不发生B),读“A推B”。
关联词:①如果就②只要就③一旦就④就⑤必须⑥则⑦一定……(尝试能否替换成“如果就”)
负命题:¬(A→B)=¬(¬A∨B)=A∧¬B,箭头的负命题:肯前且否后
逆否命题:A→B = ¬B→¬A
总结:充分条件前推后
¬A→¬B:没A就不可能发生B,非A推非B。
关联词:①只有才②是..的前提③是..的基础④对于..不可或缺⑤除非才(尝试能否替换成“只有才”)
负命题:¬(¬A→¬B)=¬(A←B)=¬(A∨¬B)=¬A∧B
逆否命题:B→A
总结:必要条件后推前
A⟷B:当且仅当。
关联词:①当且仅当②是..的唯一条件
等价命题:(A⟷B)=(A∧B)∀(¬A∧¬B)=(A→B)∧ (B→A)
①¬(A⟷B)=(A∧¬B)∀(¬A∧B)
②¬(A⟷B)=(A∧¬B)∨(¬A∧B)
总结:充要条件两头推
逆否命题:¬B⟷¬A
有的A是B:有的A→B
除非A,否则B:¬A→B
①逆否原则:逆否命题等价于原命题
②箭头指向原则:有箭头指向为真,没有箭头指向可真可假
③串联原则:已知A→B,B→C,可得A→B→C,逆否得 ¬C→¬B→¬A
(不能只看字面是否文字相同,还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
含义:是“存在A是B这种情况”
⑥“有的”开头原则:一段长句中有“有的”,“有的”只能放开头,不能放中间
①“有的”互换后,不能改为逆否命题,除非是“所有的”。
②“有的A不是B”不等价于“有的B不是A”;其实是“有的A→¬B=有的¬B→A”。
③“有的A是B”不能推出“有的A不是B”,反之也不能推。
④ “有的”数量不定,是谁不定。(可能部分A是B,也可能全部A都是B)
⑤“大部分A是B”可以推出“有的A是B”,但不能反推。
关于负命题:若原命题:A→B,则否命题为:¬A→¬B,则负命题为:A→¬B和¬A→B
概念:A∧B,“读作A且B”,即:A和B都发生。
关联词:①既..又..②..但..③..却..④..和..
①“A∧B为真”→“A真∧B真”(“都”真才为真,缺一不可。)
①“A∧B为假”→(A真∧B假)或(A假∧B真)或(A假∧B假)
矛盾(负)命题:A∧B 与 ¬A∨¬B 矛盾
含义:“选”就是选择,“相容”就是都可以选。
A∨B:读A或B,即A和B至少发生一个,也可都发生。
关联词:①或者..或者..②...或者..③至少
①若(A真∧B假)或(A假∧B真)或(A真∧B真)为真,可推出A∨B为真。
②若A假∨B假,可推出A∨B为假。
③A∨¬A是永真式。
矛盾:A∨B 与 ¬A∧¬B矛盾。
①¬(A∧B)=(¬A)∨(¬B)
②¬(A∨B)=(¬A)∧(¬B)
①或者变箭头:A∨B= ¬A→B = ¬B→A
②箭头变或者:A→B=¬A∨B
A∀B:读A要么B,A和B发生且只发生一个。
含义:“选”就是选择,“不相容”就是不能都选。
关联词:①要么..要么..②二者必居其一
A∀B为真时,可推出(A真∧B假)或(A假∧B真)
A∀B为假时,可推出(A真∧B真)或(A假∧B假)
矛盾:¬(A∀B)=(A∧B)∨(¬A∧¬B),所以A∀B 与 (A∧B)∨(¬A∧¬B) 矛盾
③¬(A∀B)=(¬A∧¬B)∨(A∧B),此时中间的∨也可写为∀
概念:用来判断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
由主语、谓语、量词三部分组成。
全称命题:所有
特称命题:有的
单称命题:某个(具体)
⑴“所有”和“有的不”矛盾
⑵“所有不”和“有的”矛盾
⑶“某个”和“某个不”矛盾
“所有”和“所有不”是反对关系,二者至少有一假;一个为真,另一个必为假;一个为假,另一个可能真也可能假。
“有的”和“有的不”是下反对关系,二者至少有一真;一个为假,另一个比为真;一个为真,另一个可能真也可能假。
⑴所有→某个→有的
⑵所有不→某个不→有的不
⑴“并非所有”等价于“有的不”
⑵“并非所有不”等价于“有的”
⑶“并非有的”等价于“所有不”
⑷“并非有的不”等价于“所有”
①量词的位置: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中的量词“所有”和“有的”应该修饰主语,而不是宾语。
②“一个”不一定是真的只有一个,可能代指所有,要看其在句中的含义。
概念:陈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命题。
四个模态词:必然、可能、必然不、可能不。
⑴“必然”和“可能不”矛盾
⑵“必然不”和“可能”矛盾
⑶“事实”和“事实不”矛盾
“必然”和“必然不”是反对关系,二者至少有一假;一个为真,另一个必为假;一个为假,另一个可能为真可能为假。
“可能”和“可能不”是下反对关系,二者至少有一真;一个为假,另一个必为真;一个为真,另一个可能为真可能为假。
⑴必然→事实上→可能
⑵必然不→事实不→可能不
⑴“不必然”等价于“可能不”
⑵“不必然不”等价于“可能”
⑶“不可能不”等价于“必然”
⑷“不可能”等价于“必然不”
注意:“事件A必然发生”和“事件A事实发生”不等价
是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研究思维规律的学说
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
模态命题6边型对当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