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①民主革命纲领
②革命方法:群众路线
③民主的联合战线
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民族主义:反帝
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
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③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④中央临时政治局
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①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办法
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
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
①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独立自主做决策
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 瓦窑堡会议(1935.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阶级态度)
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③“人民共和国”口号
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全国军事
全国人民
③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新阶段
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王明“左”倾错误
②肯定刘少奇的正确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为七大做准备
①《论联合政府》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
自我批评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使全党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
赢得全面抗战伟大胜利
13. 七届二中全会(1949)——三个转变,两个务必(西柏坡) ①方针:迅速夺取全国胜利
②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两个转变:农转公,新转社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经济文化、农业国工业国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④执政党建设
⑤“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否定了“两个凡是”
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
③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④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建国以来《决议》 ①《决议》
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19. 十二大(198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总任务
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
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③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22. 南方谈话(1992)——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三个有利于”标准
⑤加强党的建设
⑥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市)
邓马列毛,灯写入党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百年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