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的位置、构成及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腋淋巴结群的位置及流注关系;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臂部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行程;壁后区浅层结构;肱骨肌管的构成及内容
肘前区浅层结构;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前臂部尺、桡血管,尺、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行程和分布;骨间后血管、神经的形成和分布。
腕前区层次结构;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手掌皮肤及其浅筋膜特点、皮神经的分布;腕后区及手背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分支主题2
分支主题3
腋窝的构成
第1段:位于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分支:
1、胸上动脉,细小,分支分布于第1、2肋间隙。
第2段: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
1、胸肩峰动脉,一短干,穿锁胸筋膜后,立即分为数支,分别营养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
2、胸外侧动脉,于腋中线稍前方,沿前锯肌表面下行,分布于前锯肌,胸大肌和胸小肌。
第3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
1、肩胛下动脉: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走行,分为旋肩胛动脉(穿三边孔至冈下窝)和胸背动脉(与胸背神经伴行进入背阔肌)。
2、旋肱后动脉:与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分支分布于三角肌,有分支与旋肱前动脉吻合。
3、旋肱前动脉:绕过肱骨外科颈前方,与旋肱后动脉吻合。
腋静脉
臂丛:此为臂丛的锁骨下部。
各束先位于腋动脉第1段的后外侧
再从内、外、后方包绕腋动脉的第2段
臂丛各束的分支位于腋动脉第3段
胸外侧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肩胛下神经
胸背神经
胸内侧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内外侧束发出的,内外侧根
胸长神经:起自锁骨上部,伴胸外侧动脉在前锯肌表面沿腋中线下降,分布于该肌。
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小肌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收纳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乳房外侧部和中央管的淋巴结。
注入中央淋巴结或尖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壁,沿肩胛下血管排列。
收纳肩胛区、胸后壁和背部的淋巴管。
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侧排列,
收纳上肢的浅深淋巴结。
注入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最大一群淋巴结,位于腋窝内脂肪组织中,
收纳上3群淋巴的输出淋巴管。
注入尖淋巴结。
尖淋巴结:位置最高,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
收纳上述各淋巴结以及乳房上部淋巴管。
多数汇合形成锁骨下干,少数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左锁骨下干注入胸导管,右锁骨下干注入右淋巴导管。
为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
包裹腋动、静脉和臂丛所形成的筋膜鞘。
常为注入麻药处。
为腋鞘周围,尤其是其内侧的疏松结缔组织,随腋鞘及血管神经可达邻近各区。
浅层结构:腋神经的皮支,臂外侧上皮神经,从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三角肌表面皮肤。
深层结构:腋神经穿四边孔,在三角肌深面分前、后两支进入该肌。与旋肱前、后动脉一起分布于三角肌、肱骨和肩关节等。
三角肌
由臂丛后束发出后,与旋肱后血管一起穿四边孔,在三角肌深面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肌支支配三角肌的前中部,后支的肌支支配三角肌后部和小圆肌。
皮支: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浅层结构:有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
深层结构:被浅层的斜方肌所覆。深面有岗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肩胛骨上缘有肩胛切迹,切迹上方被肩胛上横韧带连结形成一孔,孔内有肩胛上神经通过,支配冈下肌;韧带以上有肩胛上血管进入肩胛区,分布于岗上肌和冈下肌。
肌(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
肌腱袖:肩袖。由肩袖肌群和肩胛下肌的肌腱联合形成腱膜结构。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故也称肱盂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1、肩胛上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经肩胛上横韧带的上方进入冈上窝)
2、旋肩胛动脉
3、肩胛背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沿肩胛骨内侧缘下行,分支至冈下窝)
皮肤与浅筋膜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
臂外侧上部:臂外侧上皮神经 (腋神经)
臂外侧下部:臂外侧下皮神经(桡神经)
臂内侧上部:肋间臂神经
臂内侧下部:臂内侧皮神经
臂下部:前臂内侧皮神经伴行贵要静脉至前臂内侧。
(教科书上没有,但奈特上可从前面观看见) 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在肱窝外上方、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穿出。
(教科书上没有,但奈特上可从前面观看见)前臂后皮神经(桡神经),经臂后区外下部穿出,位置靠近前臂外侧皮神经
深筋膜与骨筋膜鞘
臂肌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肱深动脉:起自肱动脉后内侧壁,与桡神经伴行,向下外进入肱骨肌管,分支营养肱三头肌和肱肌和肱骨。
尺侧上副动脉:伴随尺神经穿臂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分支参入构成肘关节网。
尺侧下副动脉:约在肱骨内上髁上方5cm处起始,经肱肌前面行向内下方,至肘关节分前、后两支,至肘部。
肱静脉:两条并行,伴行于肱动脉的两侧,
贵要静脉在臂中点稍下方,注入单条肱静脉。或沿着肱动脉上行至大圆肌下缘处,注入肱静脉续接腋静脉处。
正中神经:臂丛的内、外侧二根汇成,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斜过动脉前方至其内侧下行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臂上部位于肱动脉的内侧,在臂中部,尺神经与尺侧上副神经伴行,经尺神经沟至臂后区。在臂部无分支。
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与肱深动脉伴行,分支支配肱三头肌,末梢支为臂外侧下皮神经。其余分支有:臂后皮神经 前臂后皮神经
肌皮神经:发自臂丛外侧束,穿过喙肱肌与肱肌和肱二头肌之间,发出肌支支配喙肱肌、肱肌和肱二头肌。在肘窝外上方、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穿出,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的皮肤。
皮肤与浅筋膜
浅静脉
臂外侧上皮神经
臂外侧下皮神经
臂后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后皮神经
深筋膜与臂后骨筋膜鞘
臂肌后群:肱三头肌
肱骨肌管
桡神经
桡侧副动脉:肱骨肌管内分的前支;
中副动脉:肱骨肌管内分的后支;
肱深静脉
尺神经: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在臂中份以下沿臂内侧肌间隔后方、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下行至尺神经沟。
皮肤与浅筋膜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斜向上方与贵要静脉吻合
前臂正中静脉:常分两支,分别注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
前臂内侧皮神经:与贵要静脉伴行
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肱二头肌腱的外侧穿出深筋膜,进入肘前区外侧,伴行于头静脉后内侧。
注入腋淋巴结
深筋膜
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内容:由内向外,依次为正中神经、肱动脉及其两条伴行静脉、肱二头肌腱和桡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
桡动脉: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外下,沿肱桡肌内侧继续下行;
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深面,进入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
正中神经:越过尺血管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桡神经:位于肘窝外侧缘的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在肱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分深、浅两支。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沿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骨间后神经,与骨间后动脉伴行。
肌皮神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经肘窝外侧部改称前臂外侧皮神经。
鹰嘴皮下囊
深筋膜
肱三头肌腱:肱三头肌三个头汇合形成,附着于尺骨鹰嘴。
肘肌
尺神经:位于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内,外侧紧邻鹰嘴。与皮肤仅隔以薄层结缔组织,故尺神经在此处极易受损。
肘后三角:屈肘直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
伸直肘关节,3点一线,肘关节脱位或内外上髁骨折,关系被破坏。单纯肱骨髁以上骨折,不影响几何关系。
肘外侧三角
肘后窝
1、桡侧副动脉与桡侧返动脉吻合
2、中副动脉与骨间返动脉吻合
3、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后支吻合;
4、尺侧下副动脉前支与尺侧返动脉前支吻合
头静脉
贵要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肌间隔
前臂外侧肌间隔
前臂前骨筋膜鞘
第一层5块: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1块:指浅屈肌
第三层2块:桡侧为拇长屈肌 尺侧为指深屈肌
第四层1块:旋前方肌
桡动脉:两侧有桡静脉伴行,行经肱桡肌内侧,
前臂下部,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搏动
桡动脉在近侧端分出桡侧返动脉(与桡侧副动脉吻合)
在腕前区发出掌浅支,参与掌浅弓
桡静脉:2条,伴行于桡动脉两侧
桡神经浅支:桡神经发出的皮支,在肱桡肌深面沿桡动脉外侧下行
骨间前动脉
骨间后动脉
尺静脉:有两条,与尺动脉伴行。
尺神经:沿尺神经沟向下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前区,沿尺动、静脉的内侧下行。
正中神经:从旋前圆肌的两头之间穿过,进入指浅屈肌深面。
前臂中1/3段,正中神经位于指浅、深屈肌之间;
至前臂下1/3段,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
正中动脉:发自骨间前动脉,与同名静脉伴行,随正中神经下降。
骨间前神经:在正中神经穿旋前圆肌处发自正中神经干的背面
骨间前动脉:自骨间总动脉分出,有两条同名静脉伴行,与骨间前神经紧密相关。
前臂屈肌后间隙
头静脉
贵要静脉
前臂后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深筋膜:腕背侧韧带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位于上外部
桡侧向尺侧: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记忆部位:
外侧组(桡神经分支支配):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分界线: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示指伸肌教科书没写,但图上很有这种分界线感觉)
内侧组(骨间后神经支配):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骨间后血管神经束(位于前臂后肌群的浅层和深层之间)
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两者是同一条神经。
桡神经深支支配桡侧腕短伸肌和旋后肌,然后穿入旋后肌,穿出该肌后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是骨间总动脉的分支,与同名静脉伴行,穿前臂骨间膜上缘,进入前臂后区。
骨间后动、静脉初居旋后肌深面,从该肌下缘与拇长展肌起始部上缘穿出,行于前臂后群浅、深层肌之间,营养各肌。
浅层结构
腕掌侧韧带
屈肌支持带
腕尺侧管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屈肌总腱鞘包裹的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
屈肌总腱鞘形成尺侧囊,拇长屈肌腱鞘形成桡侧囊。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呈扁平状,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腕桡侧管
桡动脉及静脉
掌长肌腱
浅层结构
伸肌支持带
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及腱鞘
桡侧腕长与腕短伸肌腱肌及腱鞘
拇长伸肌腱及腱鞘
指伸肌腱与示指伸肌腱及腱鞘
小指伸肌腱及腱鞘
尺侧腕伸肌腱及腱鞘
尺神经掌支
正中神经掌支
掌短肌
掌腱膜
鱼际筋膜
小鱼际筋膜
骨间掌侧筋膜
拇收肌筋膜
外侧骨筋膜鞘
中间骨筋膜鞘
内侧骨筋膜鞘
掌中间隙
鱼际间隙
外侧群: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
中间群:蚓状肌、骨间掌侧肌和骨间背侧肌
内侧群: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
指掌侧总动脉:共3条,沿第2~4蚓状肌行,每条指掌侧总动脉各分为两个指掌侧固有动脉。
小指尺掌侧动脉:分布于小指尺侧缘
掌心动脉:共3条,在掌指关节处与各自对应指掌侧总动脉吻合
拇主要动脉:分3支,分布于拇指两侧缘和示指桡侧缘
指掌侧固有神经:小指掌面尺侧缘
指掌侧固有神经
尺神经深支(含运动纤维):与尺动脉掌深弓伴行,穿小鱼际各肌后,再与掌深弓伴行。
外侧部的起始部发出一支,称为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肌,继而分为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拇指两侧,示指桡侧掌面。
正中神经返支勾绕拇短屈肌后进入拇短展肌深面,分支支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
较外侧支粗大,分为2条指掌侧总神经,与同名血管伴行,至指蹼间隙处,分为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第2~4指相对缘皮肤。
由第2掌骨两侧的两条指掌侧总神经发出,支配第1、2蚓状肌。
手背静脉网
浅淋巴管
由前臂下部桡侧转至腕部,再进入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皮肤。再分出5条指背神经,分布于拇指、示指和中指近节桡侧缘的皮肤
由前臂下部尺侧转至腕部,再进入手背,分布于手背尺侧半皮肤。再分出5条指背神经,分布于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缘的皮肤。
手背筋膜
骨间背侧筋膜
手背皮下间隙
腱膜下间隙
指伸肌腱
皮肤
浅筋膜
指髓间隙
手指的血管和神经
指浅、指深屈肌腱
腱纤维鞘
腱滑膜鞘
指伸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