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ves 目标
Key Results 关键结果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发明。
OKR与OKR工具被多个公司采用,包括Uber、谷歌、MongoDB、LinkedIn、推特
也可以作为自我管理的方法
没有人对最终结果负责,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过程负责
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
结果高度依赖机器和管理者的指令
OKR与绩效考核分离,不直接与薪酬、晋升关联,强调KR(关键结果)的量化而非O(目标)的量化,并且 KR(关键结果)必须服从 O(目标),可以将KR(关键结果)看做达成O(目标)的一系列手段
员工、团队、公司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更改KR(关键结果),甚至鼓励这样的思考,以确保KR(关键结果)始终服务于O(目标)。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执行过程与目标愿景的背离,也解决了KPI目标无法制定和测量的问题
OKR致力于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是“监控我要做的事”。而KPI则强调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是“要我做的事”。
OKR 主要强调的是对于项目的推进,而 KPI主要强调的是对人事的高效组织,前者要求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
OKR 和 KPI 两者谁都无法真正的替代对方,因此谁取代谁并不重要,找到适合的绩效评估方法才是重要的
目标要明确方向并且鼓舞人心
目标要有时间期限
由独立的团队来执行目标
必须是能直接实现目标的
必须具有进取心、敢创新的,可以不是常规的
必须是以产出或者结果为基础的、可衡量的,设定评分标准
不能太多,一般每个目标的KR不超过4个
必须是和时间相联系的
推进执行
定期回顾
OKR 首先是沟通工具: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写OKR,所有这些OKR都会放在一个文档里
OKR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OKR代表你到底要去哪里,而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具体在哪里
OKR必须可量化(时间&数量)。比如健身时设定锻炼目标,如果只是定义成“我们要努力提高身体素质”,肯定不是一个好的OKR,因为无法衡量,好的OKR是“今年的跑步时间较去年增加一倍”
目标必须一致:制定者和执行者目标一致、团队和个人的目标一致
目标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战的,有些让你不舒服的
通过月度会议Review ,时时跟进OKR: 在月度会议上需要确定如何去达到目标,是一个帮助达到目标的过程
通过季度会议Review ,及时调整OKR:互联网的变化非常快,每季度有一个OKR 的 review,调整的原则是目标(Objectives)不变,只允许调整关键成果(Key Results)
没有给目标设置优先级
缺乏充分的沟通,没能准确理解目标
没有做好计划
没有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