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超过5年的7%,超过10年的2%
受个人能力影响
受所在行业特性影响
受竞争性强弱影响
受政策影响
受意外状况影响
0<基础成功率<100%
一是提高基础成功率;二是增加常识次数
皇帝需要绵延子嗣的原因——因为基因遗传规律是均值回归——多生儿子、择优而立
腾讯的“赛马机制”:米聊和微信——多生儿子、择优而立
接力跑,每一个环节提高效率,也是+关系,不会翻倍
把工作拆分为工艺段,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每一个环节提高效率都是翻倍的
分预算,100%-公司A份额-公司B份额……=空白市场
ROI:投资回报率
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负债(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借款)+股东权益(自己权益+股东权益)
债主:要利息
股东:要利润
毛利率高:有市场竞争力
净利率高:管理有效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提升“能力”,苹果和华为,产品的稀缺性,卖的贵,净利润比同行业高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提升“速度”,Costco把零售业平均库存周转率40-60提升到29.5,别的超市一年卖6次,他可以卖12次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提升“风险”,有1亿,借1亿,权益乘数2,有1亿,借9亿,权益乘数是10
杜邦分析法
运营能力: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资产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
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每股收益=净利润/股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微软:we hire attitudes , and train skills
零维(战术维):把当下做到极致,美好自然呈现
一维(战略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二维(模式维):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三维(创新维):颠覆式创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四维(时间维):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五维(概率维):正确的事情,重复做
舍罕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古印度西萨·班·达依尔的故事
劳动力
土地
资本
科技
数据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收入相对平等
二次分配:纳税等方式,解决公平问题
三次分配:捐赠、资助、义工、慈善,对上面两种补充
寻找前后相关性突出的商业模式
表示数据分散还是集中,差值先平方后平均
方差的平方根
质量的本质是标准差
好的管理者:决策容易被预测,标准相同。出主意是可以天马行空,决策不行
D(Define):定义
M(Measure):测量
A(Analysis):分析
I(Improve):改进
C(Control):控制
1、“变态”的质量,源于“变态”的过程管理
2、看似简单的“DMAIC”,不断循环,会有奇效
3、产品稳的稳定性比客户的表扬性更重要,服务确定性比各种花样更重要
差异性~创造性
用基尼系数激发员工斗志
衡量一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计量一群样本满足条件的比率
数学期望
大数定律
条件概率
创业者的概率游戏,投资人的统计游戏
创业者策略:贝叶斯改进
投资人策略:数学期望+大数定律
1、天使轮投资:排除产品风险
2、A轮投资:排除收入风险
3、B轮融资:排除盈利风险
4、C轮融资:排除运营风险
高手每天都用贝叶斯定理不断复盘,改进自己的流程,从而总结出那些“大概率会带来成功的事情”,也就是“正确的事情”,然后通过重复做这些正确的事情,赢得成功
基本比率谬误
在总评中弱势的一方在分组比较中反而占优势
幸存者偏见
前几章我们把世间万物放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理解世间财富的“方差”,控制独立的随机事件以减少“标准差”,不断用“贝叶斯定理”提升成功的“概率”,用“四则运算”管理财务,追求“指数增长”,在“幂律分布”的世界中求得自己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成功。这些都是假设交易对手是客观的,可以被量化的。
利害关系表,得失交织表
对方采取行动,我会占据优势;对方不采取行动,我也会占据优势
博弈的稳定结果,谁改变策略,谁受损失
大公司拉杆-教育市场;小公司等待-分一杯羹
胆小鬼博弈
金球游戏:承诺、信任及贪婪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