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库存现金)
日记账:加银收企未收,减银付企未付
对账单:加企收银未收,减企付银未付
调节后余额为可动用银行存款实有数
余额调节表用来核对企业和银行的记账有无错误,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未达账项,无须账面调整,待结算凭证收到后再处理
确实无法收回的银行存款,计人营业外支出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外埠存款:外地临时和零星采购,汇往采购地银行专户款项
存出投资款:已存人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交易性投资的现金
备用金(其他应收款)
临时账户存款、定期存款(银行存款)
商业汇票(收款方应收票据/付款方应付票据)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人民币)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
带息商业汇票
票据到期收不到款项通常为商业承兑汇票
带息贴现额 = 票据面值 × (1 + 票面利率 × 时间) × (1 - 贴现率 × 贴现期)
到期值=票据面值 × (1 + 票面利率 × 时间)
贴现息=票据面值 × 贴现率 × 贴现期
贴现额=到期值-贴现息
不带息贴限额=票据面值 × (1 - 贴现率 × 贴现期)
时间指票据生效日起至到期日止,到期当天不计息,算头不算尾
贴现期指从票据贴现日到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含代垫运费,不含投标保证金、租入包装物保证金、长期性质债权等
商业折扣:扣除折扣后的净额入账
现金折扣:按未扣除总额入账,发生现金折扣时,计入财务费用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医药费
备用金
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期末一般在借方,如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其他应付款
不设预付在应付,编财报时,分开填报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详见第十一章金融工具和长期股权投资
单项重大和非重大的应收,分别测试
单项重大,单独测试,发生减值的,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单项非重大以及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重大,采用组合方式测试
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有准备-已提准备(即计提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
销售-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
采购-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
融资&经营活动-融资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自主性
交易占较大的比重
现金流量随时汇回
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企业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采用变更当日即期汇率
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选择某种外币,但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兑出外币金额x买入价]
财务费用[倒挤差额]
贷:银行存款(外币户)[外币金额x选定的折算汇率]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外币金额x选定的折算汇率]
财务费用[倒挤差额]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购人外币金额x卖出价]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借入外币金额x借人外币时选定的折算汇率
贷:短期借款(外币户)
按选定的折算汇率人账
按交易日即期汇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
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一般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专门借款,资本化期间计人资产成本,其他情形计入财务费用
期末汇兑损益=期末余额x期末即期汇率-(期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等
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
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先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再与存货成本对比,按孰低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
期末计量时,不区分汇率变动及公允价值变动影响,而是合并一起处理,
处置时,也不区分汇率变动和处置损益,而是合并在一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