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
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
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
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
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 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小鲨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成了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1、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3、一个人可以接受被毁灭的事实,却无法接受被打败的事实。
在海明威的写作技巧上,他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干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情节主体是老人与大鱼和鲨鱼的一次次看似相似的搏斗
但这种反复决非简单重复,而是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逐步突现老人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硬汉性格
老人第85 天能否捕倒一条大鱼?
老人在感到他的力气可能不支的情况下,凭什么认为自己会做好一切?
这些悬念的谜底正是突现作品主题与刻画人物形象的关键
作者用极简练的白描展现老人的外貌和屋内的陈设等,暗示出老人的过去
大马林鱼的强壮有力、鲨鱼的成群结队和老人年老体弱,孤军奋战形成对比
更鲜明地突出老人性格的坚强
色彩以暗淡为主,与悲壮的主题一致
一个消瘦憔悴,颈脖皱纹很深,脸腮上长满褐斑的老人
他身上的一切都很古老,老得像沙漠地里的古老蚀地,他孤独,几乎没有任何朋友除了一个小男孩
他的眼睛像海水一样蓝,充满着欢乐
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面对困境毫无畏惧、镇定自若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忍不拔
面对厄运永不低头
马诺林这个角色虽然在小说中着笔甚少,但他却出现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
马洛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
他有着与老人相同的生活观念,他爱老人,崇拜老人,
为老人的成功而喜悦,为老
人的失败而伤心,并不断激励老人,使老人感受青春的活力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作品,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曾排名第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是海明威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结晶
是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对促进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影响
本书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
桑地亚哥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
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他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象征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而 “大海”“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
写鲨鱼之凶猛和残暴主要为了烘托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人处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只有坚韧不拔、勇敢地经受考验和面对自已的悲剧
才能体现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才能在永恒不变的悲剧里表现人的本质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是圣地亚哥的生活信念
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
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他正视失败甚至死亡,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硬汉的奋斗精神
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是人类进取精神的象征
大海里,有友善的力量,也有邪恶的势力
通过老人与大海的搏斗,海明威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
我们崇尚人对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
也要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