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口诀:人、材、机、管、利、规、税)
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1.已经签订的合同文件;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3.相关设计文件;
4.价格信息;
5.相关定额;
6.类似项目的成本资料;
7.其他相关资料等。
1.预测项目成本;
2.确定项目总体成本目标;
3.编制项目总体成本计划;
4.项目管理机构与组织的职能部门根据责任成本范围,分别确定自己的成本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成本计划;
5.针对成本计划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由项目管理机构与组织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审批相应的成本计划。
1.按成本构成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
人工费、材料(包含工程设备)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增值税组成。
2.按项目结构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
把项目总成本分解到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中,再进一步分解到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中。
3.按工程实施阶段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
如机场、主体、安装、装修等或按月、季、年等实施进度进行编制
包括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专业工程施工技术措施项目费、其他施工技术措施费
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如: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提前竣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行车(行人)干扰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其他项目费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专业工程结算价、索赔与现场签证费、优质工程增加费等
施工成本控制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口诀:冻结地面)
1.投标阶段
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结合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建筑市场进行成本预测,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提出投标决策意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并下达给现场施工项目部。
2.施工准备阶段
(1)制定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根据企业下达的成本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结合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并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
(3)间接费用的编制与落实。根据项目建设时间的长短和参加建设人数的多少,编制间接费用预算,并进行明细分解,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3.施工阶段
(1)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
(2)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分析。
(3)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4)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5)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断然措施,立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6)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
(7)加强施工过程中信息收集,为项目签证及后期结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以施工图控制成本,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这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主要方法。
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同样检查“量价分离”原则,从量差和价差两个方面控制;加强材料消耗的管理,参照定额,从限额发料和现场消耗两个方面控制。
机电安装工程如包括工程设备采购,包括设备采购成本、设备交通运输成本和设备质量成本等。
按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机种和数量安排使用;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严格控制对外租赁施工机械,严格控制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
工期成本动态控制
施工成本偏差有两种:一是实际偏差,即项目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二是计划偏差,即项目的计划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2H320102-2)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2H320102-3)
计划偏差反映成本事前预控所要达到的目标。实际偏差反映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实际。实际偏差为正值且越大越好,若为负差,则说明成本控制存在缺陷和问题。
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
(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组建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配备项目经理
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形成一个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要求
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加强技术、质量检验
控制人工费用
控制材料费用
控制机械费用
控制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
选用适当的合同结构模式
采用严谨的合同条款
全过程的合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