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安全
安全管理
研究对象涉及安全生产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在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存在的关系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方法、事故管理、安全方法和安全法规
特点:系统性、决策性、前瞻性、综合性、交叉性、实用性
国外安全管理发展概况
我国安全管理发展概论
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事故的定义
事故的基本特征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
控制能量释放
延缓释放能量
开辟释放能显的渠道
设置屏蔽设施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提高防护标准
改变工艺流程
修复或急救
威格尔斯沃思模型
瑟利模型
劳伦斯模型
变化-失误理论
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基本原因一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一事故一伤害
动态相关性原则
整分合原则
弹性原则
反馈原则
封闭原则
动力原则
能级原则
激励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责任原理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安全文化的定义
深层的安全观念文化、中间层的安全制度文化、表层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和同化功能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看得见摸得着的手-安全机器装备、工程设施
看不见摸不着的手-安全法规、制度
看不见摸不着的手-安全文化、习俗
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安全管理计划方法
安全决策的含义和分类
安全决策的特点和地位
安全决策的前提和条件
安全决策的原则和步骤
安全管理组织方法
安全激励方法
安全管理控制方法
安全目标管理概述
安全目标的制定
安全目标的展开
安全目标的实施
目标成果的考评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发展概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是戴明循环即PCDA循环
P计划、D行动、C检查、A改进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
按事故中人的伤亡情况进行分类
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事故、二次事故
按事故是否与工作有关分类
死亡人数*10^3/平均职工数
重伤人数*10^3/平均职工数
伤害人数*10^6/实际总工时数
总损失工作日数*10^6/实际总工时数
总损失工作日数/伤害人数
死亡人数*10^6/实际产量(t)
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四不放过原则
现场调查项目
事故现场处理
环境勘察、初步勘察、细项勘察、专项勘察、勘察记录
保护证人与问询
物证收集与保护
事故现场照相
事故现场图与表格
调查的方法
事故分析与验证
事故处理与调查报告
3E
能量控制方法
内在安全设计方法
隔离方法
故障-安全设计
故障最小化设计
几何图形是带斜杠的圆环,其中圆环与斜杠相连,用红色
图形符号用黑色,背景用白色
几何图形是黑色的正三角形、黄色背景、黑色符号和文字
几何图形是圆形,蓝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及文字
几何图形是方形,绿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及文字
减少和遏制事故损伤的安全技术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典型事故和应急教援案例分析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规章及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安全培训的实质
厂级
车间级
班组级
安全检查
安全审查
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
保险与事故预防
一般灾害性事件的概念和分类
灾害事件现场应急管理
重要目标区救援预案
化学事故及其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辨识对象应有全面和较为深入的了解
找出辨识区域存在的危险物质、危险场所
对辨识对象的全过程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根据相关标准对辨识对象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对辨识对象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进行分析
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参考分级,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危险源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划分辨识单元,并对所划分的辨识单元中的细节进行详尽分析
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控制和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率提供基础依据
英国ACMH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储存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物质的数量就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的量(t)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
6σ管理方法的产生
倡导者
黑带大师
黑带
绿带
6σ安全管理方法实施原则
d.m.a.i.c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
安全标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