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阶段:1921-1927
从建党到国民大革命失败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并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后,革命呈现了新的局面,全国处在革命和反革命大决战的前夜。当此之时,中央的领导同志如陈独秀等错误的估计了形式,忽略掉了农工的重要力量,为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和同盟军的问题,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文章结尾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 常提防他们, 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充分肯定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
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存在责难的态度,毛泽东为了回答这问题为此专程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最终形成了这篇充分肯定农民作用的考察报告。其主要内容为:(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指出了“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分析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武装割据的思想。
系统的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
是毛泽东在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要纠正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等著名论断。
成熟阶段:1935-1945
土地革命后期和全面抗战时期
兵民是胜利之本。
是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胜利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
提出战胜敌人的 “三大法宝”和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强调,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这一任务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将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文中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帮助进行这件伟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这就是《共产党人》出版的原因。
系统的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系统的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民主主义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纲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就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应该是怎样的,这个国家的前途是什么等问题,做了系统的回答。
反对主观主义的学风,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
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开始。
阐释“为什么人的问题”
提出“三大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胜利的关键,并深刻地阐述了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首次系统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撰写,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进一步论述了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中国的八大民主党派的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双百方针、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