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板体系、组合中小钢模板体系、铝合金模板体系、大模板体系、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体系、早拆模板体系、其他模板体系
其他模板体系包括: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钢框木(竹)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
实用性
安全性
经济性
模板及支架的选型与构造设计
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及其效应计算
模板及支架抗倾覆能力验收
模板及支架承载力和刚度验收
绘制模板及支架施工图
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拆除顺序
热轧钢筋
冷加工钢筋
应按规范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并按现行国家的相关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代换后的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连接接头
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或冷拉调直
HPB光圆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400、HRB500级带肋钢筋不宜大于1%
人工除锈、喷砂除锈、机械除锈机除锈、酸洗除锈
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场
接长
弯曲成型
核对需绑扎钢筋的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和图纸相符
柱钢筋绑扎
墙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绑扎
细部构造钢筋处理
混凝土用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且每盘混凝土试配量不应小于20L
混凝土运输
输送能力大、效率高、连续作业、节省人力
泵送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不宜低于100mm
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
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是不宜小于300Kg/m³
泵送混凝土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泵送混凝土掺加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宜由试验确定,不得随意使用;当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含气量不宜大于4%。
泵送混凝土搅拌时,应按规定顺序进行投料,且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宜滞后于沙水泥
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工程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
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
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快插慢拨,垂直振捣,深入不小于50mm
施工缝处理
后浇带处理
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
防水后浇带
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