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实现自我潜能、自我实现或者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
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
依靠学生内在驱动,是一种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模式
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新意义
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教育思想
知情意三方面均衡发展
充分发展学生所具有的潜力
发展学生智能、独立的观念和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培养学生纯真开放的气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教育效果对每个学生都发生个人化的意义
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贯穿知、情、意
学校营造有挑战而不具威胁的学习情境
只涉及心智,不涉及情感、个人意义
自发主动的学习,与个人、经验、愿望、兴趣结合
无意义学习
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罗杰斯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奥苏伯尔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涉及理智
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助产士、催化剂、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真诚一致
同理心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围绕一个题目进行群体讨论
学生将情感与思想都投入到课堂的群体讨论中
群体讨论的个别性与独特性
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选择与追求,比较适合大学的教学
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
学生的学习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从不同的信息源来获取学习的内容
师生共同制定契约
安排不同类型的课堂结构
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定
无拘无束,不拘形式,5-7岁
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学他想学的科目
在适当的时间促进学生与真正的材料发生接触
对活动提出建议,在临近上课结束时要求学生终止活动
精确观察学生,建立学生档案、推荐活动,准备鼓励
教学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