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
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源头:太阳能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作用散失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被分解者利用
未被利用
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热能不能被循环利用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
各营养级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全球性: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降低了植被对CO2的吸收能力,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缓解措施:增加CO2的吸收,主要是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减少CO2的排放,主要是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大
生物富集也具有全球性
信息的概念: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负反馈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一般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一般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