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思想条件
法律条件
英国宪法
美国宪法
法国宪法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
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
确立资本主义根本政治原则
确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增强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
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社会主义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宪法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宪法直接确认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社会主义宪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宪法保证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清末预备立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五五宪草”
《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制定背景
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为基本原则
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规定
对国家政治制度作了更加完备的规定
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鲜明特点
历史地位及意义
修改背景
主要内容和历史评价
修改背景
主要内容和历史评价
对1978年宪法的两次修改
修改背景
确立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国家队根本任务
完善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总结历史经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一国两制”提供了宪法依据
完善国家结构体系
基本特点
1988年的宪法修改
1993年的宪法修改
1999年的宪法修改
2004年的宪法修改
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