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脂肪烃分子中的氢、芳香族化合物侧链上的氢被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称为醇。醇的官能团是-OH
饱和脂肪醇
不饱和脂肪醇
饱和酯环醇
不饱和酯环醇
芳香醇
烃基的习惯名称+醇
以醇为母体,选择直接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目多少命名为“某醇”。 在“某醇”前标出羟基的位置,即“n-某醇”。
对于不饱和醇,主链还应该包含不饱和键,形式“n1-某烯(炔)-n2-醇”。
编号时,首要考虑的是α-C原子(即与-OH相连的C原子)位次最小
定义:低级醇与一些无机盐形成的结晶状分子化合物称之为结晶醇,也称之为醇化物。
如:MgCl2 * 6CH3OH,CaCl2 * 4C2H5OH
也因此:许多无机盐不能作为醇的干燥剂。
性质:结晶醇不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醇和其它有机溶剂分开,或从反应物中除去醇类。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醇。
应用:工业乙醚常杂有少量乙醇,加入CaCl2可使醇从乙醚中沉淀下来。
为什么醇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烃、卤代烃、醛、醚高?
原因:醇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互相缔合
为什么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醇溶于水,从丁醇开始M增大,水溶性下降?
原因:碳原子较多的高级醇随碳原子增加,极性逐渐下降,所以水溶性降低。(C1-3OH醇与水互溶,C4OH~C9OH 溶解度也很大)
原因:形成钅羊盐
醇的酸性规律:1。ROH > 2。ROH > 3 。ROH
R的给电子性和R空间位阻难使R3CO- 溶剂化,使醇的酸性按 伯醇>仲醇>叔醇变化。
同理,烷氧负离子的碱性:RCH2O- < R2CHO- < R3CO-
这是质子酸催化醇发生取代反应的基础
因为X-的亲核能力比OH-弱,所以醇的亲核取代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锌等)下进行,酸催化可使羟基质子化,然后以水的形式离去
可能发生SN1反应或SN2反应
Lucas(卢卡斯)试剂——浓HCl + 无水ZnCl2 (属SN1反应)
伯、仲醇与三卤化磷、氯化亚砜(SOCl2)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
①产物构型不发生变化,称为分子内亲核取代,记作SNi ②反应中加入吡啶,能加速反应,但产物构型发生变化,属 SN2 机理
根据反应条件不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按两种方式
发生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烯;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醇的分子内脱水成烯的反应也遵循Saytzeff规律,即主要产物是双键上连有最多烃基的烯烃。(E2反式共平面消除, E1重排消除)
E2反式共平面消除
E1消除可能伴随着重排反应
分子内消除—频哪醇(pinacol)的脱水及重排(频哪醇性质之一)
反应机理(两个羟基中之一结合质子之后形成鎓盐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正离子 ; 第2步中,给电子性大的基团更易迁移,因此芳基比烷基易于迁移,烷基易于氢迁移)
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较低温条件下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制备简单醚的重要方法)伯醇效果最好,仲醇次之,而叔醇一般得到烯烃
定义: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醇可与H2SO4、HNO3、H3PO4等无机含氧酸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无机酸酯
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是重要的烷基化试剂
在醇分子中,由于受到羟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α-H的活性增大,容易被氧化
KMnO4或K2Cr2O7氧化:伯醇氧化生成醛,醛能进一步氧化生成羧酸
无α-H,难氧化,在强氧化条件下,分子骨架断裂,生成小分子的氧化物
叔醇在一般条件下不被氧化,但在剧烈的条件下, 则断裂成小分子产物(用于鉴别伯、仲、叔醇)
新制的MnO2或沙瑞特试剂(CrO3/吡啶)等弱氧化剂,
可能将一级醇或二级醇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且分子
存在的双键、叁键不被氧化
邻二醇反应(与高碘酸的反应,这个也与频哪醇有关,和频哪醇的性质一起记)
HIO4氧化的结果:(HO)C-C(OH)键断裂生成相应的醛或者酮
这个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以定量测定邻二醇的含量
根据-OH 所连芳环不同:苯酚、萘酚、蒽酚等
根据-OH 的数目不同:一元酚、二元酚、多元酚
将羟基所连芳环作为母体称作“某酚”,编号
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开始。若芳环上连有羧基、
磺酸基、羰基等其他优先官能团,则酚羟基作为取代基
苯酚是平面分子,C,O均为sp2杂化,氧原子未杂化p轨道中的孤电子对与苯环发生p-π共轭
所以酚不像醇那样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相反,由于氧的给电子共轭作用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高,使得苯环上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大多数酚类都是无色固体,但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常含有有色杂质; 酚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酚的沸点都很高。邻位上有硝基的酚,分子内可形成氢键
苯酚是弱酸,酸性小于羧酸和碳酸,但比醇和水的酸性强
当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使氧氢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减少,更易于释放质子,酸性增强
当芳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团时,使氧氢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大,释放质子的能力减弱,因而酸性减弱
苯酚、间苯二酚:紫色
对甲苯酚:蓝色
邻苯二酚:绿色
对苯二酚:暗绿色
由于酚羟基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体系,酚不能分子间脱水成醚,也不能直接与羧酸反应生成酯
原理:酚羟基对苯环既产生吸电子的诱导效应(―I ),又产生给电子的共轭效应(+C),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使羟基的邻、对位活化,更容易发生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苯酚:苯酚与溴水反应非常灵敏,室温下生成白色三溴苯酚沉淀
邻对位取代
酚的活性高,很容易被氧化,其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加深,由 无色→粉红色→红色→深褐色
饱和醚
不饱和醚
芳香醚
环醚
简单醚: 在烃基的名称后面加上“醚”字如:乙醚、二苯醚等
混醚:小基在前大基在后;但有芳基时:芳基在前烃基在后,称为芳基烃基醚
不饱和醚: 先写饱和烃基,再写不饱和烃基
结构复杂的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氧基作取代基,命名同烷烃的命名
醚可以作为路易斯碱,接受质子成盐;也可以与水、醇等形成氢键;分子具有弱极性
醚的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与醇和酚相比,醚的沸点要低得多。但醚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作为氢键受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大。甲醚能与水混溶,高级醚不溶于水。醚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钅羊盐是一种强酸盐,仅在浓酸中才稳定,遇水很快分解为原来的醚。利用此性质可以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中分离出来; 钅羊盐的生成使醚分子中 C-O 键变弱,因此在酸性试剂作用下,醚链会断裂
环氧乙烷为三元环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易与含活泼氢的试剂发生反应,断裂C-O键,从而开环加成。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化工材料
碱性条件,位阻起主要作用,进攻位阻小的C(即取代基少的碳); 酸性条件下,进攻正电荷更多的碳(即取代基多的碳)
子主题2
拓展
频哪醇一般都是指2,3-二甲基-2,3-丁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