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依赖养老” 到“ 独立养老“——独生 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
风笑天
2006
河北学刊
2 0 世纪 7 0 年代 , 当中国开始实行“ 提倡一对夫
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的生育政策时 , 许多人口学家
就在提醒社会 : 要关注由这一生育政策所带来的人
口老龄化现象以及相关的老年保障问题
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老年保障问题
缺乏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正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实质
2.数以千万计独生子女父母将如何养老?
3.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与普通多子女家庭养
老问题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 : 独生子女家庭不具有传统 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 , 这种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被抽掉了。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 , 不仅常常导致独生子女父母更早地步人 、并且更长时间地经历着人生 的“ 空巢” 阶段的生活 , 同时也将他们置于一种更为脆弱的家庭养老基础之上。
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联姻 ( 即 “ 双独婚姻“ )将会使双方的父
母面临严重 的家庭养老困境。或者说 , 这种“ 双独婚姻”所面临的家庭养老的困难最大。
4.中国社会中这种“ 双独婚姻“ 的比例会有多大呢? 换句话说 , 目前或者将来究竟会有多大比例的独生子女父母将面临这种困境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进入婚恋年龄的独生子女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 因此 , 这种“ 双独婚姻” 的 比例显然会增大。
5.在不具有多个子女的客观情况下 , 他们该怎样面对? 养老问题又 该如何解决? 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福利社会中享受着较高物质生 活水平、但却缺少子女的赌养的老年人生活幸福吗 ?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根据回答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键要看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 , 用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人的生活观念是衡量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评价或看待同一件事物的好坏优劣时 , 具有不同的观念就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6.有了尊老、敬老 、养老的优良传统就能解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吗?子女孝顺就能解决独生 子女父母 的养老问题吗 ?
客观的现实是 : 就算有了尊老、敬老、养老的优 良传统 、就算独生
子女们个个都孝顺 , 也不可能完全解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
这种宣传和教育也在无形之中促使许多老年人放弃了 、至少是冲淡了他们“ 自我养老” 的观念。
建议:在积极 、广泛地开展对青年和 子女进行尊老 、 爱老 、 养老教育的同时 , 也要积极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宣传和 教育工作 , 要花大力气帮助他们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观念的转变 依靠子女”为“ 依靠自己“从“ 依赖养老” 到“ 独立养老” 。 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父母来说 , 转变养老的观念或许是解决养老问题 的一个关键环节—独生 子女父 母要 树立一 种“ 独立养老” 的观念和意识 , 它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生活提供有益 的帮助 , 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父母成为高龄老年人之前。
独立养老”强调的是老年人要在思想上 、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观念 , 在行动上养成、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 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 任务的习惯。
观念一 : 老年父母和子女分开生活是正常的。
观念二 : 老年人的自我养老 、独立养老以及老年夫妇的互助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形式 , 也是最正常的养老形式
观念三 : 老年人到各种老年公寓、 敬老院、托老所等机构养老也是一 种正常的养老方式 , 也是老年生活方式的一种正常的和合理的选择。
观念四 : 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年父母是正常的。
要通过教育和宣传 ,让他们逐步从“ 依靠子女” 转变到“ 依靠自己” , 从依赖或期望子女 的“ 反哺” 到依靠老年人的“ 自养” 和老伴间的 “ 互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为解决城市独生 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