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画面影调
影响画面质感
塑造出不同的情绪
影响皮肤的质感
优 面部受光均匀,修饰面部瑕疵
缺 立体感弱 空间纵深感弱
tips 利用色彩对比,利用前景制造画面纵深感
利用前景光影制造氛围感
地面/墙面/一块布
优 明暗对比明显 ,易塑造性格 立体感强 冲突感 戏剧感
缺 光比大,容易暴露人脸上的瑕疵
tips 拍摄选择柔光时间段/打柔光
对背面进行补光(补光注意光源的远近)
光比大,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
优 勾勒轮廓与身体线条,表情意义不大 唯美 浪漫 含蓄 肃穆
tips 多拍侧脸轮廓,拍摄正面注意面部补光
4.前侧光
(日出后1-2小时 日落前2-3个小时)
形成明显的受光面 背光面和投影
光比适中,立体感强
tips 伦勃朗光
受光面小,背光面大,极易立体感氛围感
tips 选择光线相对柔和时进行拍摄,日出后半小时/日落后半小时
必要时对人物背光面进行补光
人的眼下,鼻子,嘴巴下方形成明显阴影
影视中常用于人物深不可测 邪恶
tips 拍摄时让人物躺下或仰头,通过点整人脸的位置来改变光线的位置关系
常用于恐怖片
光的方向为相对概念,改变模特位置,改变机位,光位发生改变
改变光位实际上是在改变照片的明暗配比
改变照片的影调
直射光,太阳,人工直射光;大晴天 正午的阳光
物体线条分明,强硬,毛边感,明暗间缺少过度
1.11:00-15:00 脸部朝上
2.在阴影下拍摄(脸部补光)
3.柔光镜/欧根纱(黑色)
4.柔光板
5.使用窗帘纱等透光材质进行柔光处理
6.帽子遮挡
1.漫反射 (打向白墙反射光)
2.柔光伞/柔光箱/柔光罩
3.控制光与模特距离
4.反光伞+柔光屏
散射光,阴天,加了柔光设备的灯光
没有很多明显的明暗交界 阴影轮廓模糊,光线柔和,物体显得柔软细腻
眼神看向天空(眼神光)
低头需要反光板补光
1.使用自然光
2.测光点在亮部, 锁定测光点再对焦 对焦点在暗部
3.补光设备
1.自然光
2.反光板补光
3.使用补光灯,手电筒,闪光灯,其他光源对人脸补光
4.提高感光度/调低快门/大光圈
(不要过大f1.4用的次数少)
光的质感/光比/光量是彼此独立的概念
强光与柔光没有优劣之分
强光和柔光所塑造出的人物性格不同
硬光 冲击力强
柔光 平和,柔和
日出前20-30min
tips 注意日出时间(提前20分钟到)
选择开阔的场景
逆光拍摄注意面部补光
日出前10min,日出后30min
拍摄前侧光
tips 适合拍摄电影感 注意光比
光线清透干净,太阳高度低,光线呈强柔光
适合明亮轻快的风格
强硬光 穿透力强
tips 低机位拍摄,人抬头面向天空
高机位拍摄
光线较柔和,使用前侧光 侧逆光拍摄面部柔和
较日出光线柔和,天空呈现温柔的蓝色,东方的天空变成浅紫色.浅蓝色
tips 光线暗,需要额外补光,可提高ISO/补光
以天空为背景 氛围感强
人造灯光源复杂
tips 注意光的色彩和方向,同时注意人物面部补光
光线均匀,各个时刻光线变化不大
1.尽量避免大面积的白色天空,利用前景制造画面的纵深感
2.利用道具制造氛围感,纵向增加纵深感
3.不补光的情况下人脸尽量面朝天空 面部受光均匀
4.着重色彩搭配,融入环境/冲破平淡
tips 带补光设备(反光板/手电筒/led灯)
雨天拍摄:雨衣/雨伞,相机保护套
慢门拍雨丝,增加照片氛围感
冷暖对比制造氛围感
主光源从窗户/门外照进,拍摄时尽量靠近窗边/门边,可适当补光
人物靠近窗边/在有光的位置
逆光和侧逆光拍摄出发光效果
利用烟饼 拍摄丁达尔光
画面的明暗基调,和层次
直接影响到照片情绪的表达
光比------被摄物体亮面与暗面的受光比例
全调------黑白灰相对均衡分布
忧郁 沉静 压抑 内敛
明亮 梦幻 活泼 清新 美好
平和 平淡 舒适 安静
冲击力强 视觉张力
放大情绪
5个层级以上--------------长调
3-5个层级----------------中调
相差3个/3个层级以内-----短调
影调关系基于相机和现场的共同控制
影调选择不是创作的目的,而是情绪表达的手法
反光板------银金黑白柔(推荐银金)
RGB变焦手电筒------推荐黄白,2块电池
LED补光灯
红头灯
闪光灯
蜡烛 火源 台灯 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