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开始
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517年,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促进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1536年开始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精神
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
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取缔演戏和赌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严禁一切浮华享乐的行为
打击了天主教的势力,社会风气得到净化
传播范围广,日内瓦成为了”新教的罗马“
1532年开始,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资产主义得到发展,要求改革,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日益强大的英国君主想要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这场改革本质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和平进行的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统治,摆脱罗马教权的束缚,巩固王权
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英国教会成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