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至少可分为六个等级,它们最终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普通人通常只会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启用这个能力,比如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处于顺境时,依旧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懒觉睡懒觉,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察。被动使用元认知的人,似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被迫扇动几下翅膀。而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尝试练习扇动翅膀,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普通人通常只会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启用这个能力,比如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处于顺境时,依旧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懒觉睡懒觉,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察。被动使用元认知的人,似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被迫扇动几下翅膀。而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尝试练习扇动翅膀,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缺乏自我观察意识的人只能无意识地顺着感觉和喜好行事,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不自觉地追求眼前的舒适和简单,觉察不到自己当前的思维和行为有什么不妥,直到碰壁。
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比如当我们读过《刻意练习》后,再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就不会逃避和畏惧,而会利用“舒适区边缘”理论让自己积极面对挑战;比如当我们读过《超越感觉》后,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时也不会表现出攻击和不屑,而会尽力从他身上学习真实可用的东西。这正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因为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我们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想找一根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有时候你会沉迷于微博、头条、手游而无法自拔;有时候你会这里弄一下、那里弄一下,忙得一团糟,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还有的时候,你会困在某种情绪之中,无端地消耗着自己……这些都是元认知能力不足的表现——顺着自己的本性做喜欢和舒服的事,精力发散,缺乏觉知,任何偶发的干扰都会分散注意力。
如果有个“灵魂伴侣”一直在监控你,你就能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过程中跳出来,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可做可不做,还是先忍一下,等做完重要的事情再说;停下来,先想清楚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做那些容易但不重要的事;再过几年回头看,现在的烦恼不值一提,与其消耗自己,不如把情绪收起来,干点有用的事……”
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想拥有和掌握元认知能力并不容易,这需要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很多时候,你发现自己做得并不好,没关系,重新再来。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元认知,我们将不能自称为“人”;如果元认知能力不强,我们也很难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元认知能力如此重要,以至于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力。
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在这个主导权易手的过程中,一个人会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能够主动控制注意力,不会被随机、有趣的娱乐信息随意支配。比如,当我们漫步街头时,元认知能力弱的人总会被路边的音乐、屏幕广告、叫卖声或突发事件轻易地吸引,而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则会花那么一两秒去思考这事值不值得关注。
为什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让人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一个视频结束后系统会立即自动跳到下一个,在整个过程中,大脑都被本能和情绪劫持,理智脑根本没有主动启动的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从娱乐中抽身,只需提前告诉自己:“这个视频结束后暂停几秒。”一旦理智脑拥有了审视和反思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能控制住自己。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有些时间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我把这些权重大的时间叫作“元时间”。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换句话说,所有面临选择的时间节点,都可以被称作“元时间”。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丧失主动权,任由本能左右自己进入下一个阶段,尤其是在面对诱惑或困难的时候。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如果不在这些选择的节点想清楚,我们就会陷入模糊状态,而模糊是潜意识的领地,它会使我们产生本能的反应——娱乐。所以,基本的应对策略便是: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由于每件事的权重似乎都差不多,最后反而在犹豫不决中浪费了时间。很明显,这不是元认知能力强的表现,因为自己又在多选项前悬而不决,处于模糊状态了。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道理很简单,既然权重都差不多,那么做哪件事都没有损失。犹豫不决,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才是最大的损失。
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若是看不清意义,我们就会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的状态,于是什么都想学,还想马上看到效果,最后自然是盲目投入行动,却什么也做不成,进而变得更加焦虑。
焦虑的人很少有“元时间”的意识,他们习惯不动脑子、直接行动,喜欢用饱和的行动来感动自己,想与做的时间配比差距悬殊,他们甚至连一丁点儿深入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任由本能欲望让自己迷失在自我满足的行动里。被“自动驾驶”确实轻松,但这样,我们只能看着路边的风景从眼前飞驰而过,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最终又会到哪里。如果一直处于这种不可控的人生状态,那就悲哀了。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应该是: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