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
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
主要表演正戏传奇
意为祝福迎祥
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至今久演不衰的是著名的八大藏戏
各个剧目的演出时间不等,短的只要几个小时,长的可连演几天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在17世纪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称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特有的剧种,
并在藏区广为流传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别,藏戏还逐步形成了多种流派 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较小
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
独角戏
西藏和平解放后,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担负起传承和发展藏戏的任务,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
题材剧目,把传统藏戏和现代剧场舞台艺术结合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立青海藏剧团,优秀的作品给国内外带来很大影响,并加入以民乐为主的大
型现代混合乐队,改进后的黄南藏戏令人耳目一新
用三个反问句开篇,为介绍藏戏的特别做铺垫
为了建造桥梁组织的团队,通过歌舞说唱形式表演宗教传说,
劝人们积德行善建造桥梁
8~14段介绍藏戏的面具
15~16段介绍藏戏演出没有舞台
17段介绍藏戏演出时长
藏戏的传承方式
代表纯洁,善者的面具
代表威严,国王的面具
代表柔顺,王妃的面具
代表吉祥,活佛的面具
象征两面三刀的性格,女巫的面具
压抑和恐怖,妖魔的面具
代表村民老人的朴实敦厚
表示正义、勇敢
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
表示凶恶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
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藏戏的剧本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