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写提纲说由作者的个性决定的,觉得有用就写觉得没用就不写
你要做的就说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式,坚持下去
提纲的长度也不是固定的,重要的是你认识到提纲的重要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
私下里,提纲并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投稿除外)
提纲为我们提供的是机遇,应该用它来摆脱顾虑、挣脱束缚和寻找灵思
提纲更多的是一种指南
写提纲探索的乐趣并不会被夺去,只是把探索的工作提前到了提纲极端。
提纲本质上在搭建小说的骨架。
小说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四步:构思、写提纲、创作、修改。
衡量一个提纲方法是否正确,标准只有一个:那就上它能否为你提供最大的创作自由。
正中央写下小说的主题或核心时间
接着在其周围协商相关话题
之后再在话题周围添相关小话题即可
画思维导图时,不要质疑自己,尽情写下脑海中的一切,不经意间,你或许会写出绝妙的点子
如果你是视觉型学习者,你可以尝试创建小说图片文件夹。
你可以用文件夹制作 “演员表”,检索可能的故事场景并收集相关的道具。一旦将图片同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模糊的场景就会清晰许多,你也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图片还可以帮助你察觉情节的漏洞,找出小说的矛盾。
众所周知,奇幻小说作家对绘制地图情有独钟。地图对他们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帮助他们在小说世界中保持方向感。
事实上,以现实为背景的小说也可能需要地图。
业余的制图能力很可能是建构小说世界的必要条件。
背景是小说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地图可以为背景增添更多的细节,让背景变得更具体。
我会收集旧日历,并用它们来标明小说的时间轴。
在日期的方格内,简单记下这一天的事件。
如果一个小男孩头脑发育过快,身体跟不上脑袋瓜的发展会怎样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
如果一名孤儿从匿名捐助人手上得到了巨额遗产,会怎样?[狄 更斯(Charles Dicken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如果我们的梦境真实存在会怎样?(《梦境者》)
当有新想法时,添加新的“如果”。在一连串“如果”下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读者会期待什么?
我写的问句是“如果我们的梦境真 实存在会怎样?”这个想法很有趣,但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它能否推动一 整部小说。
直到我写出前提句“记者克里斯·里德斯敦发现:他入睡后会 进入另一个世界,他的梦是关于另一世界的真实记忆,这个世界正处在 崩溃的边缘,他别无选择,唯有拯救它。”我才知道答案。
写好前提句,意味着你必须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尽可能细致,我上 面的前提句就涵盖了他的姓名、职业及个性)、主要冲突及大致情节。
“如果”为你提供了想法,前提句则为你提供了小说。
前提句相当于迷你版的提纲,即使你不喜欢提纲, 你也一定用得上前提句。
踏踏实实写出的小说前提,如同夜空中明亮的 北极星,永远指引着你的小说。
前提句写好后,你的小说就有主心骨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也就明朗
写好《梦境者》的前提句后,我就知道我需要回答哪些问题:梦境世界的架构是怎样的?为何只有克里斯发现了这一世界?它为何会处在崩坏的边缘?
一句足以满足他人好奇心的话
为推销作品做好准备
向前提发问,是否充分发掘了前提的潜能,不要满足于显而易见的答案,问题可以迫使我们跳出定式思维
小说情节中有哪些重要时间点?(列出4到5个)
能不能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来说明这个时间点的复杂性?
时间点的复杂性会不会让人物感到不自在?
这些复杂性会不会对背景提出新的要求?
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激发事件对谁的影响最大?
人物是否面临两个以上的难题或困扰?
哪一个为冲突或戏剧化提供了最大可能?
这一难题对其他人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概述或列出你所知道的场景
用荧光笔画下需要调整的部分
通过提问,填补场景之间的空白(连点成画)
自由写作,不要理会拼写或语法错误
相信直觉,找出你身体对好点子与坏点子的自然反应
思路一旦中断就提问而非陈述
你是如何写提纲的?
你认为写提纲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你认为写好提纲的关键是什么?
人物动机尤为关键
小说的核心是主人公的某种愿望
人物经历一系列事件的转变是追求愿望的直接结果
愿望是可变的
首先,你要清楚,人物在故事起点是怎样的?他在意什么?他信仰什么?他在特定情境下会如何行动?
在小说起点,人物总是有缺陷的。一般情况下(但也有反例), 主人公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为读者提供翔实的例子,以展示人物需要变更的行为或信念,这点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尤为重要。如果他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或许他会 特地走到行乞者面前,对他说些刻薄的话;如果他是个懦夫,就算看到 别人被殴打或劫掠,他也会装作没看见。
为人物配备所需的工具,以便他提升自己。工具可以通过多种方 式呈现,如一位导师的建议,它甚至可以是一个特殊的情境,人物借此 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当之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在小说中,人物的变化应以渐进的方式体现出来。
等到小说高潮再揭示真相,让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碰撞在一起。 我们无法总这么做,不过,如果你可以让内在冲突的高潮与外在冲突的高潮同时发生,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参考本章的“内在冲突与 外在冲突”部分)
用行动来证明人物的内在转变。如果人物仅仅是发誓,称自己要 做一个好人,这难以令读者信服。他必须用行动证明自己。你有时可以设计巧妙的并列关系来反转人物之前的做法。如果他曾特地走到行乞者 面前对他说刻薄的话,在小说结尾,他或许可以给行乞者买一顿饭。
思考如何令人物受挫,如何阻止他实现目标与愿望以制造冲突 小说是基于冲突的
在人物与目标之间添加障碍
提防拖沓的情节
对人物而言,他所能遭遇的最糟糕的事是什么?
一张一弛。不要光记着制造冲突,却忘了调整其强度。
对人物遭遇的挫折进行评估
大反派
迷你反派
潜伏的反派
可以创作与人物意愿、价值观相悖的情境或关系, 从而在小说中融入意料之外的情境
增加时间的紧迫感
要让人物与读 者都听到“嘀嗒嘀嗒”的倒计时声
外在冲突(人物为应对冲突所采取的行动)
内在冲突(人物因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波动)
例子:2003年版的《彼得潘》(Peter Pan)
小说的开头必须含有一定的冲突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之后,作家则需要逐步深化冲突以保持读者的注意力
调整冲突的节奏
列出主人公所面临的障碍
找出小说的多个主题,选出最重要的一个,并思考如何在小说中凸显这一主题 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最重要的层面往往是它的主题。
没了主题,作者无法写出深刻作品
让你的小说值得分享
人物是让小说主题鲜活起来的关键
小说结尾,你的人物所得到(有时未能得到)的认知即主题
最好的主题会毫不费力甚至不留痕迹地从人物的行动中体现出来
清晰的人物轨迹是塑造深刻主题的关键
主人公的内在冲突是什么?
随着小说的发展,主人公的哪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主人公如何证明自己前后不同的观念与态度?
你能否通过象征的手法强化主题并说明人物对它的态度?
你应如何通过潜文本(未言明的文本)印证主题,以避免将其生硬塞给读者?
例子:《梦境者》
小说中好的象征都是不留痕迹的,这也是其难点
例子:《爱国者》
象征的妙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细节与重复来深化主题
小说背后的故事
幕后故事是有生命的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影子》系列
罗兰·艾默里奇,《爱国 者》
达芙妮·杜穆里埃,《替罪羊》(The Scapegoat)
不能放过人物的任何死角
激发事件意味着人物将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
激发事件的种子埋藏在他过往的哪些经历中?
人物如此应对激发事件,与他的哪些经历有关?
激发事件会因哪些遗留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一般而言,激发事件应安排在小说的四分之一处或之后
例子:《角斗士》
搬到新的城镇
从事新的工作
遇到某人
购买一只宠物
直接影响之后的情节
制造冲突
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引发动作
例子:《守望黎明》
注意:创作幕后故事时,我们可以随时调整它
例子:《梦境者》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了解人物过往经历的重要途径
例子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人物过去的大事件:那些足以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事件
《梦境者》
《守望黎明》
不要满足于简单的流水账
简洁有力地勾勒幕后故事,篇幅越短越好
尽早提供线索以暗示幕后故事的存在,但请等到最后一刻再揭示它
我们必须赋予人物幕后故事
有时,与其直白地说出幕后故事,不如暗示它
明确幕后故事并非我们要写的小说
人物采访是提纲的重要一环
你应把主 要精力放在主人公和反派人物上
有需要的话,你也可以采访一两位重要配角
例子《守望黎明》
例子
它可以帮助你丰富人物、概括人物个性并锁定人物的致命弱点
图示
背景是否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物如何看待他所生活的背景?
背景能否牵动读者的情绪?
如何通过小说背景塑造人物?快速写下你所知道的方式
慎重选择小说的主要背景
写好你的主要背景
合众为一。尽可能精简次要背景
为背景铺设线索
释放想象力
你是如何写提纲的?
你认为写好提纲的关键是什么?
扩展版提纲是小说布局的真正起点
扩展版提纲,从条目的日期到场景的序号,都会清楚地标在上面。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敲定各个场景的主要事件而非包揽一切
场景1
场景2
思考目标读者
完美的小说并不存在
你的完美小说是怎样的呢?
你的读者处于什么年龄层次?
你的读者多是什么性别?
你的读者多是什么种族?
你的读者有何宗教信仰?
你要知道他们对你的期待是什么
在什么时机、以怎样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期待就又是一门学问了
作家自然要为读者写作
视角常常对应着重要人物,否则,读者为何要进入他的精神世界 ?
如果书中的视角多于一个,读者就可以透过不同人物的思维看待 问题。
增添视角意味着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考验其耐性。
视角过多会让小说变得散乱、没有重点。
你可以用现有人物视角描述场景,你就没有必要引入新的人物视角。
选择最恰当的视角
选择最能打动人的视角
玩转叙述声音和时态
开门见山,引入主人公,让读者立刻知道小说是关于谁的。
向读者展示主人公的日常生活
向读者展示主人公标志性的时刻
以动作开始
给读者一个在意主人公的理由
赋予主人公愿望与目标
创造激发事件,彻底改变主人公的现状
迫使主人公对激发事件做出回应
让主人公陷入一连串不可控的事件,让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
让主人公最初的目标渐行渐远
为主人公设立新的目标
创造条件,改变主人公同反派人物的关系,让他由原先的被动回应转为如今的全面对抗
让主人公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知(尤其是其致命弱点)。 他以某种方式突破了自我并击败了反派人物。
考验主人公的肉体、精神和道德,挑战他的极限。
在最后一刻赋予主人公力量。
让主人公成长为英雄。
主人公应以独特的方式应对挑战。
让主人公击败反派人物。
让主人公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经典语句作结。
三大元素中分量最轻的
记住,悲剧再悲,也往往含有喜剧元素。
冲突就是通过动作体现的
例子:《长名册》
处于小说核心的就是关系
关系或关系的缺失构成了小说的基础
即在小说开头有效地引入相关人物、场景及主题,并在小说结尾呼应开头
《彼得潘》
《爱国者》
《天荒情未了》
《银色圣诞》
好处
将小说塑造为多米诺方阵,让场景环环相扣
删去多余的场景
逆向提纲: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从A点到B点,那就倒过来
避免漫无目的地游走
制作一份可读的提纲
提炼相关要点
节省时间
《守望黎明》精简版提纲
《梦境者》的精简版提纲
衡量每个场景的价值,完善薄弱环节,剔除可有可无的部分
依据小说节奏,将它切分为多个场景和章节
例子:有人找主人公决斗。
隐含问题:活下来的会是他吗?
例子:主人公的同伴藏了一封信。
隐含问题:信里究竟写着什么?
例子:主人公发誓要为亡妻报仇。
隐含问题:他会怎么做?他能否复仇成功?
例子:主人公的父亲不幸离世。
隐含问题:他因何离世?主人公要如何面对此事?
例子:主人公的同事毫无才干,却得到了晋升,他对此愤懑不已。
隐含问题:他会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是否会一蹶不振?
例子:女主人公以为自己的妈妈早已离世,但她根本没死。
隐含问题:她妈妈这么多年都去哪了?女主人公会如何面对这一变化?
例子:主人公有了对付坏家伙的新方案。
隐含问题:新方案能否奏效?
例子:“你自称是他,但你根本不是,对不对?”
隐含问题:他到底是不是他?如果不是的话,他又是谁?而且他为何要伪装成另一个人?
例子:“你午夜前往诺斯赛桥,就会得到答案。记住,要一个人。”
隐含问题:答案会是什么?为什么是诺斯赛桥?为什么要在午夜?为什么要单独前往?
例子:战场上空发生了日食。
隐含问题:天象是否预示着悲剧。
例子:女主人公被送往孤儿院。
隐含问题:她面临着怎样的新生活?她能否适应?
控制节奏
脂肪多是那些聚集在场景过渡处或人物转移位置的部分。
例子:《伊岚翠》(Elantris)隐形脱脂工具是场景切换。
⭐️作家访谈:卡洛琳卡·卡芙曼(Carolyn Kaufman) 你是如何写提纲的?
你认为写提纲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你有推荐过不写提纲吗?
你认为写好提纲的关键是什么?
你要了解后面要写的事件
你要确保事件的连贯性
提纲是指南,不是铁律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小说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