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
教师、作家
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
《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
《叫三声夸克》
这是一本青少年科普书籍,不仅告诉我们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呈现了天文学家探索的过程。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天文、历史等知识介绍了地球到月球,再到类星体的距离。全书内容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既介绍了天文知识,又启迪了思维。
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入,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
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
后来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后来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测量出了火星视差
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
恒星原来并不是“固定的行星”,星星的距离,地球绕着大阳转动
恒星的“视差”
“光年”概念产生,“日心说”取得胜利
利用三角法测定出了恒星视差
等对测定恒星距离的作用
恒星光谱的分类
推求恒星视差的“分光视差法”、分光法的妙用
“恒星系统”的存在
发现了银河、大小麦云和仙女座大星云的存在
变星
新的测量标杆“造父视差”
球状星团和银河系的大小
河外星团合星系团
利用新星或超新星测定某些天体的距离
采用近大远小的方法测量更远距离的星团和星系
“类星体”
利用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探索神秘的星际空间
期待邂逅外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