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发生于简介中胚层。
人胚第3~4周,间介中胚层逐渐脱离体节,向腹侧移动,其颈段形成分节的细胞团,称生肾节,前肾的原基;
其余部分形成不分节的条索状,称生肾索,为中肾和后肾的原基。
前肾:人胚第4周初,颈部体节外侧的生肾节形成数条横行的上皮性小管,称前肾小管,
其内侧端开口于胚内体腔,外侧端向尾部延伸,互相连接形成一条纵行的前肾管,
前肾小管和前肾管组成前肾,在第4周末退化
中肾:发生于第4周末,由中肾小管和中肾管构成。
由于中肾的发育,胸、腰部体节外侧的生肾索增大成为中肾嵴。
中肾嵴内,从头端到尾端先后出现许多泡样结构,以后变为“S”形小管,称中肾小管。
后肾:起源于输尿管芽和生后肾原基。
第5周初,中肾管末端在通入泄殖腔之前发出一个盲管,称输尿管芽。
输尿管芽向胚体背外侧和头侧方向生长,长入骶部的间介中胚层内,并将其诱导为生后肾原基,又称生后肾组织,包在输尿管芽的末端。
输尿管芽反复分支,其主干部分形成输尿管,各级分支分别形成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的末端呈“T”形分支,诱导邻近的生后肾原基形成细胞团,附于弓形集合小管的盲端各段。
细胞团逐渐变成小泡,小泡再形成“S”形肾小管,并逐渐增长,分化为肾小管各段
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集合小管和远端小管未接通,或集合小管发生异常、管道阻塞,结果使肾单位内产生的尿液积聚。
异位肾
马蹄肾
肾缺如
输尿管芽过早分支所致。此时一个肾有两个肾盂,各连着一个输尿管,两条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或两条输尿管在其下方合并为一条,开口于膀胱。
脐尿瘘
生殖腺的发生(生殖腺嵴的体腔上皮、上皮下方的间充质及迁入的原始生殖细胞共同发育形成)
未分化期
男性初级性索的细胞表达SRY蛋白后,后者首先使初级性索细胞分化为支持细胞,并分泌抗中肾旁管激素,
第7周时,初级性索进一步增殖,向深部生长,发育为睾丸。
SRY蛋白使睾丸索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并分泌雄激素。
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形成白膜,将睾丸索与表面上皮分开。
卵巢的发生
卵巢和睾丸的下降
未分化期
男性生殖管道的分化
若生殖腺分化为卵巢,由于缺乏雄激素,中肾管退化,
由于没有抗中肾旁管激素的作用,中肾旁管发育,其上段和中段形成输卵管,下段形成子宫及阴道穹
阴道的其余部分由窦结节增生而成的阴道板形成。
未分化期
男性外生殖器的分化
女性外生殖器的分化
隐睾
先天性腹股沟疝
双角子宫
阴道闭锁
尿道下裂
真两性畸形
假两性畸形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