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摄政时期,创立了以宗法为基、礼制为体、德治为核心的西周文明
公元前551年,孔丘出生,字仲尼一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fù)
教育对象:任何人,不论出身
教育规模: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人,特别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教育结果:到战国时期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最兴盛的学派之一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终年73岁
全书共20篇,492章, 11705个字,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凝结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孔子弟子的思想精华
中国第壹书,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原典之一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 《中庸》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义、礼、智、信
对汉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影响
包括《诗》、《书》、《礼)、 《易》、《乐》、 《春秋》
经过孔子整理、修订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对中国统治思想的形成,起很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失传
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
儒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
不仅是中国人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