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
一字不漏(修戒)
一句不错(修定)
一气呵成(修慧)
抄写:
一动不动(持身)
一声不吭(持口)
一念不生(持意)
修学次第:看,读,抄,默,背,解,行
戒定慧三无漏学齐修,身口意三根本并炼之法。
读得书多百不忧,不需耕种自有收。
随时行坐随时用,到处人间到处求。
惊天事业书中出,举世文章笔下修。
日里不怕人借去,夜里不怕贼来偷。
风吹雨打无伤害,一世风光到白头。
《医家座右铭》——陈存仁
医乃仁术,良相同功。
立志当坚,宅心宜厚。
纵有内外妇幼之别,
各尽神圣工巧之能。
学无常师,择善而事;
卷开有益,博览为佳。
必读昔贤之书,俾免离经而叛道;
参考近人之说,亦使温故而知新。
及其成功,尤贵经验;
再加修养,方享令名。
临证非难,难于变化;
处方应慎,慎则周详。
认清寒热阴阳,分辨表里虚实。
诊察务求精到,举止切戒轻浮。
毋炫己之长,勿攻人之短。
心欲细而胆欲大,志欲圆而行欲方。
逢危急不可因循,竭智挽回以尽天职;
遇贫贱不可傲慢,量力施助以减愁怀。
聆病者之呻吟,常如己饥己溺;
操大权于掌握,时凛我杀我生。
三指回春,十全称上。
倘能守此,庶几近焉。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中暑有动静之异。受湿有内外之分。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疟犯暑风,更兼痰食。痢因湿热,及受积停。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霍乱,脾寒伤食所致。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咳嗽者,肺气之不清。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吐血出于胃腑。衄血本乎肺经。痰涎血,属于脾脏。咯唾血,属于肾经。牙宣者,阳明之热极。舌衄者,少阴之火生。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惊悸,痰迷恐惧所致。健忘,血少忧郁而成。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便浊有赤白之异。汗出有自盗之名。九种心疼,痛在胃脘。七般疝气,病在厥阴。胁痛有两边之别。头风有左右之分。腰痛肾虚而或闪挫。腹痛寒气而或食停。痿症不足与湿热。痹症寒湿与风乘。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大便秘乃血液燥结。小便闭乃气滞不行。痔疾、肠风湿热所致。发斑、瘾疹风热所成。耳聋者肾虚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齿疼乃胃热虫蛀、喉痹乃火动痰生。鼻塞者肺气之不利。口疮者脾火之游行。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带下沙淋由于湿热。崩漏下血为损任冲。胎孕不安治有二理。产后发热原有七团。
兹有七十四种之病,略举其概而赋云。欲知其备,后论详明。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读书乃起家之本。读什么书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才最为关键!
为医者,应当精诚立心
辨证论治,以辨证为首要,若能见病知源,思过半矣!习得《病因赋》,则凡遇病症,皆可立时知其病因病根所在,由此处以对症之法,则治病效如桴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
四味堪为主,加减任迁移。
乳香并没药,骨碎以补之;
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
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
脘下用桔梗,菖蒲厚朴治;
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
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
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
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肢;
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
大便若阻隔,大黄枳实推;
小便若闭塞,车前木通提;
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
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
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
苎麻烧存性,桃仁何累累;
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
此方真是好,编成一首诗,
庸流不肯传,无乃心有私。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急取养老、天柱。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瞤兮,颧髎、大迎。痓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刺长强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脱肛趋百会、尾翳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方知玄理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夫人之教育,立志当先。志教与静教,乃教人育才之根本。期望我等能以此为戒条,立坚定志,修清静心!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气通血活,百病自消。此《跌损妙方》,列举各类引经药,专能疏通局部气血,令经脉畅行。
前有《病因赋》先究其病源,后有《百症赋》后攻其穴道,这样前后贯通,自然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学堂以清静为兴旺,修炼以老实为稳当。
吃饭以不撑为至宝,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衣着以朴素为大方,坐卧以端正为尊贵。
惜时以早起为要妙,睡眠以劳动为深沉。
干活以尽力为有功,利他以尽心为建德。
环境以整洁为庄严,待人以微笑为真诚。
功夫以常炼为勇猛,境界以改过为提升。
言语以减少为重要,念头以单纯为精进。
听课以笔记为习惯,读书以专一为方法。
做事以不乱为定力,做人以慈悲为根本。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腹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痛,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痛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委中曲腘里,横纹脉中央,
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
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承山名鱼腹,腨肠分肉间,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膝肿,辗转战疼酸,
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
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
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矇,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
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
腰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
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瘖面无容,
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
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雍上,口噤不开牙,
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若说《医家座右铭》,乃医子常伴左右之铭文,那此《大医精诚》,则为医子立志终生不渝之誓文!
一个宗旨: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进步二要: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
改过三心:
一要发耻心,
二要发畏心,
三要发勇心。
具此三心,则有过皆能改,如春冰遇烈日,何患不消。
虚度人生四种(又名四虚度):
一、或见善而行之不勇;
二、或救人而心常自疑;
三、或身勉为善而口有恶言;
四,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
此四者,一经改革,人生顿充实。
五种福薄之象(又名五福薄):一、不耐烦剧;二、不能容人;三,时常以才智盖人;四、易冲动较劲;五、轻言妄谈。
福福寿六观想(有福之人常作此观):
即命当荣显,常当寂寞想;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穷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七种过恶深重之象(此皆福薄慧浅之象):
一、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
二、或无事而常生烦恼;
三、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
四、或闻正论而不乐;
五、或施惠而人反怨;
六、或夜梦颠倒;
七、或妄言失志;
八种改过瑞象(此八种吉兆,皆业消慧显之象):
一、或觉心神恬旷;
二、或觉智慧顿开;
三、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
四、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
五、或梦吐黑物;
六、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
七、或梦飞步太虚;
八、或梦幢幡宝盖。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
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原夫卒暴中风,囟门、百会;
脚气连延,里、绝、三交。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
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
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
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
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
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天井治瘰疬瘾疹;
神门治呆痴笑咷。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尪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
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痎疟寻后溪。
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
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
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
至阳却疸,善治神疲。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
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
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
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
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
阴交、水分、三里,蛊胀宜刺;
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尺泽理筋急之不用;
腕骨疗手腕之难移。
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
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
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
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
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
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
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
内庭、临泣,理小腹之(月真)。注:这个月真是一个字,念chen,一声,表示肿胀的意思。
天突、膻中,医喘嗽;
地仓、颊车,疗口喎。
迎香攻鼻窒为最;
肩井除臂痛如拿。
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
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
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
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
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
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
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
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
腿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
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
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
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
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
腿风湿痛,居髎兼环跳于委中。
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
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
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实虚。
当心传之玄要,究手法之疾徐。
或值坐闪疼痛之不足,
此为难拟定穴之可祛。
辑管见以便诵读,幸高明而无哂诸。
以背打顿卡壳为耻,以背流畅通顺为荣;
以背音声低馁为耻,以背音声洪亮为荣;
以背吐字模糊为耻,以背吐字清晰为荣;
以背短暂易忘为耻,以背长久牢记为荣;
以背机械应付为耻,以背声情并茂为荣;
以背消极悲观为耻,以背积极乐观为荣;
以背散乱疲劳为耻,以背专注精神为荣;
以背到做不到为耻,以背到能做到为荣。
图片
《了凡四训》与《曾国藩家书》,号称书香门第传家宝的一书一训。
家书家训,乃是古人留于子孙最宝贵之精华!故而师立《诫子书》为修炼计划后,再立《王阳明家训》,是希望我等学子,观历代圣贤诲子之教,方知我辈为人处事之理,其用意之深,于此理苟能明焉,收修德之功,而在瞬息!
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
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己。
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
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
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
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
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
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字最为害。
诸弟子,听训诲,日就月将莫懈怠。
举笔从头写一篇,贴向座右为警戒。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
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痞黄连枳实从。
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腹中窄狭苍术宜。胀膨厚朴姜制法。
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虚热虚汗用黄芪。肌肤浮热黄芩宜。
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潮热柴胡宜。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
下焦湿肿兼火邪,知母防龙并酒柏。上焦湿热用黄芩。中焦湿热黄连释。
渴用干葛天花粉。半夏燥脾斯时禁。嗽用五味喘阿胶。枳实黄连治宿食。
胸中烦热栀子仁。水泻芍药苓白术。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
补气必须用人参,肺经有热不相应。痰涎为病须半夏,热加黄芩风南星,
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挟热芩连凑。
眼痛黄连当归根。惊悸恍惚用茯神。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加之灵。
气刺痛时须枳壳。血痛当归上下分。痢疾当归白芍药。疟疾柴胡为之君。
血痛桃仁与苏木。气滞青皮与枳壳。枳壳青皮若用多,反泻元气宜改作。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
惟有中满不食甘,临症还须究端的。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
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懒为衰德,傲乃凶德,由是可知,身为学子,戒懒为第一要务。《戒懒文》,乃精进学子所必读之文也。身为学子,若不将其烂熟于胸,刻印于脑,落实于行,又何谈惜时如金,何来学业有成呢?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病因赋》即是识病之名,《治病主药诀》是识病之主药。
中医用药,不单讲究四气五味,更讲究引经用药,辨病主药。主药如同先锋,可带领余药直攻病位,其收效之功,如虎添翼。
是教人在心地功夫上,必求自反,命自我立,德自我成,深信因果善恶之报,乃真实不虚,不可轻视之。
期望我等,不论将来或为医,或不为医,皆要明心地因果之理,变异命运之道。若说《了凡八点》,乃教人明因果善恶之纲要,那此《心相篇》,即是在心源隐微处,在日用行为中,教人如何趋吉避凶,如何改造命运。是实实在在的落实,明明白白的践行。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諠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cuì)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qīn)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ji)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duo jie)呜呼!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shù)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佛在人间”,成佛并非遥远,只要专注于当下的每件小事,每个起心动念。
医者亦是应当如此,唯有时时修正自心,才可操术以救人。
尽管时代混乱,人心不定,也一定要将所有的经方验方集结,不单是为了救治更多病患,更多是为了后世子孙,能够有方可循,有理可据,避免这样的悲剧上演。
天命注定,人必须坦然面对。积德,方可转命。造福,即是造运。
如今求学之时,虽身处低位,但一定要精勤不倦,谨记前人经历,将来定可成大器!不怕出身低,就怕不努力;不怕脑筋笨,就怕不勤奋。蚂蚁上树不怕高,学子学习不怕老。现如今的我们,便是安心沉潜,精进修学之际。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要懂得把握当下,抓住每个时机,努力提升自己。要懂得做阶段性调整,所有当下的机会,若不把握以此成长,很有可能过了就过了。
以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是他儒系道家思想的最终体现。当有一日,我们也遇到人生瓶颈时,是否也能想起苏轼的这篇《前赤壁赋》,不忘初心,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愈挫愈勇,方是能人之为!